刘彻应一声,不慌不忙的道:“他们都是些什么人,你清楚。你是丞相,当思为朕分忧。科举之事关系重大,原本是想让你助泰永一臂之力,一想你的境地,罢了。可是,明面上不能搭手,私底下还是要的。”
这话,李蔡能信吗?
刘彻那一句他的境地,他是何境地?别开玩笑了。
“陛下但有吩咐,臣绝无不从。”李蔡连忙表忠心,观刘挽方才的态度,未必见得刘挽不会对他下狠手。因此,识时务,必须要识时务。尤其现在的情况何尝不是刘彻在询问他的情况,以确定某一个当丞相的人,心里是否有大汉的江山,有刘彻这个皇帝。
一但连刘彻都觉得李蔡不可信,李蔡的下场可想而知。
日常世族们之所以胆敢无法无天,归其根本无非是因为这样的一群人觉得上面的皇帝有所顾忌。然而方才刘挽显露出来的态度,全然是无所顾忌,任意妄为的架式。这种情况下,旁人都能识时务的表示他们一定会跟刘挽配合,断然不会生出与刘挽为敌的心思,李蔡岂能不懂。
刘彻冲刘挽道:“你说。”
对呢,事情既是刘挽挑起,剩下的事情交由刘挽制定,要李蔡做什么,不需要李蔡做什么,全都由刘挽决定。
“先前制定下的官员考核制度,丞相应该不会忘了吧?”刘挽接过话问起这样一句好似跟科举一事完全不相干的事,李蔡却抖了抖。
先前刘挽忙于让人对付她的时候,着重关注的从来都是科举事宜。现在呢,科举一事定下之后,刘挽又开始提及官员考核一事。
不会有人觉得这两件事毫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