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放心,泰永聪慧,又有陛下作为后盾,不会有事的。”卫青不可能和卫子夫提及某些事,只能含糊而答。

不料卫子夫闻言急切捉住卫青的手道:“你我姐弟何必再说那些客套的话。眼下陛下觉得泰永处处为陛下谋划,为大汉谋划,自然不会对泰永如何,将来呢?谁敢保证将来的泰永能一直懂陛下的心思,事事周全能为陛下?到了那一刻,今日泰永得罪许多的人,将会如何?”

有刘彻护着,刘挽能够对付天下的所有人,一但她失去刘彻庇护呢?

卫青与卫子夫对视道:“姐姐能想到的,泰永又怎么会想不到。藏书楼也好,安容处也罢,纵然泰永如今将功劳都归于陛下,世人都知道,真正撑起藏书楼和安容处的是谁。将功劳归于陛下,避免的是陛下的忌惮,纵然泰永是女子,功高盖主,依然不妥。”

说到这里,卫青更压低声音道:“可是,因藏书楼和安容处受益的人,他们明面上感激的是陛下,实际上感激的是不是泰永,我们未可知。将来,总有他们明白的一天。彼时,泰永对天下人释放的善意,终将会让泰永受益。以泰永的聪明,于危难之时,只要有人拉她一把,她自有办法让陛下相信她。”

卫青其实觉得刘挽眼下大张旗鼓做的这些事,何尝不是在为卫家,为刘据而准备。

倘若安夫人说的都是真的,那么刘挽今日为刘彻做下的种种,往后还能有人能像刘挽一般为刘彻吗?

自然,刘彻会不会念在刘挽的份上,待卫家,待刘据更好一些?

卫青想到这个可能,对刘挽越发心疼。一个孩子为了父母兄弟,算计到刘挽这样的份上,谁能及得上?

每每想到这样好的一个孩子,却被丢下那样的噩耗,卫青恨不得以身代之。

“会吗?”卫子夫不确定,纵然卫青的意思是要相信刘挽,相信敢如此作为的刘挽定然早有准备,可是卫子夫怎么都放不下心。

“最近我心里总是慌慌的,好像要出什么大事?”卫子夫捂住心口,道出最近的心绪不宁。她也不想疑心太重,可她何尝不是没有办法。莫名的心慌叫卫子夫心乱如麻,偏这样没有由来,让她想解决都无从下手。

第412章 未必不知

卫青能如何?

所谓的母女连心莫过于此, 纵然刘挽再怎么费尽心思瞒,卫子夫依然有所觉。

“泰永莫不是有什么事瞒着我?”在卫青没有想好该怎么解释时,下一刻,卫子夫丢出这句让卫青心头直跳的话。

“泰永有何事瞒姐姐?”卫青强自镇定, 面上没有露出半分的异样, 反问卫子夫。

卫子夫打量卫青一眼, 显得有些不确定, “你没有发现?”

卫青摇头,必须坚定的摇头道:“此番出击匈奴, 陛下决定不让泰永去, 除此之外, 也没有其他值得姐姐担心的事。藏书楼也好, 安容处也罢,科举开考都好,事成定局,这些事都是利于大汉, 利于陛下的, 断然不会对泰永不利。日后的事,姐姐怕是操心不过来。”

没错,卫青此时能做的是忽悠,可劲的忽悠,有些事他知道都控制不住的担心,让卫子夫知道, 怕是卫子夫得愁死。

“想是我多心了。你说得对, 外面的事, 我纵然再急也是无用, 陛下打定主意非我所能左右。泰永自幼聪慧, 断不会为自己留下后患。”相信刘挽,卫子夫还是相信的,从小到大,刘挽做事一向有分寸,讨刘彻欢喜也好,或者别的事情都罢了,刘挽根本不需要旁人操心。以后,想必刘挽会更加周全,断不可能做出伤害自己,伤害别人的事儿。

卫青好不容易哄好卫子夫,迅速的出宫。恰好碰上等在外头的刘挽,一见面,刘挽即朝卫青作一揖道:“辛苦舅舅了。”

显然刘挽知晓卫子夫把卫青请来的原因。

“你啊。”卫青不想愁,但不得不愁,刘挽的情况让人不知如何下手,认命,卫青倘若是个认命的人,也断然不会有今日。

作为一个私生子,他回过郑家,最后又跑回平阳侯府,成为骑奴。在幼年的时光里,卫青聪慧好学,倘若不是他习得一身的好武艺,能入刘彻的眼?能让刘彻用心教导,长成一代名将?

卫青相信他可以凭本事立足于这世间,也明白人不能认命,一但认了命,一切都将定格。

可是,刘挽的情况太特殊,卫青从来没有遇到过。碰上后,卫青所不能确定的是,会不会真如阴阳家所预料的那样?最让卫青不得不正视的是,刘挽出现他们所说的情况,而且似乎越来越严重。

“舅舅别愁,千万别愁,我现在挺好。”刘挽很是嚣张的向卫青炫耀,请卫青别对她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她很是不乐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