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说前些年卫子夫还急,观刘挽半点不焦虑,每日欢欢喜喜的安排每一天,忙不完的事,高兴得亦不掩饰。卫子夫也渐渐想开,嫁人,无非要寻一个依靠罢了,世间的女子多苦,嫁人是第二次投胎,能改变女子的后半生,因而女子们费尽心思想要冲破生来套在她们身上的阶级障碍。
可这一切,刘挽都不需要。
刘挽既不依靠嫁人改变命运,她更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偶尔卫子夫会想,或许刘挽该喜欢上一个人,懂得情/爱的滋味,才算不虚此生。可是,喜欢一个人很好吗?尝过所谓的滋味又有多好呢?
每个人生来都不一样,不应该被人定义。卫子夫的人生由不得她做主,刘挽的人生能由刘挽完全说了算,不好吗?
想开后的卫子夫再不急了。旁人在她面前再谈论起刘挽的婚事怎么至今没有定下,或许有人话里话外的意思都在指出刘挽和霍去病之间的事是不是成不了,毕竟霍去病既发出匈奴不灭,何以家为的心声,霍去病的心里未必有刘挽呢。
一个是亲女儿,一个是亲外甥,难为卫子夫不急。
想看卫子夫笑话的人存的都是何种心态,卫子夫在宫中沉浮多年,心中有数。
观卫家之势越大,霍去病取卫青而代之,成为刘彻最宠爱的臣子,不是没有人想挑起卫青和霍去病的争斗,毕竟卫家内部起了争斗,得利的永远是外边的人。
在卫青那儿不是没有人说霍去病的不是,毕竟霍去病的性子一向张扬外露,又是一个从来不肯吃亏的主儿,大胜而归后的霍去病既被封为冠军侯,霍去病接受所有人的夸赞,更毫不掩饰对于一些将领的轻视。
况且,霍去病在军中行事和卫青截然不同,卫青能与将士们同甘共苦,霍去病却不然。一个上战场带厨子的将军,他是第一个,刘挽算得上第二个。不过,霍去病对军中诸将的直言不讳,更免不得引起不少老将的不满,种种情况下,霍去病不如卫青在军中得人心,难免更有无数居心叵测的人企图让他们甥舅相斗,好让他们渔翁得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