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陈四娘早想通其中的关键,对馆陶大长公主的提议,当时的她并没有同意。
馆陶大长公主想用最快的方式助陈四娘在朝堂上立足,上战场是最快的不假,但并不代表人人都能够。
一但立不下军功,反而把小命丢了,试问那是馆陶大长公主的初衷吗?
“那该如何是好?”军功是不可能了,别的办法呢?董偃都开始帮着馆陶大长公主发愁了。
馆陶大长公主的视线落在陈四娘的身上问:“你的计划呢?”
“应试。”陈四娘答之,馆陶大长公主一愣。
“泰永长公主当日向陛下提议开应试之法,以取天下之才。这些日子朝堂上因为泰永长公主之事,并没有过多的人关注,并不代表陛下不把此关乎国家之大事放在心上。故,可以准备了。”陈四娘确实早已经想好该用哪一种方式在朝堂上立足。
察举制,算是一种法子。
刘彻既能创察举制,为拢人才,刘挽想出更好的一个办法,能让刘彻得到更多的人才,甚至可以打破世族人才的垄断,给更多的寒门出头的机会,试问刘彻会不用?
朝堂上没有议论争执,并不代表事情推动不下去,更有可能是事情已经定下,如今怕是各方都在完善各种的条件,故而才会无声无息。
馆陶大长公主一怔,第一反应是,“如此之快?”
“长公主行事一向雷厉风行,诸事若非早已准备妥当,长公主未必会提出。”陈四娘提醒馆陶大长公主一句,别忘记这件事的推动者是谁。
陈四娘研究刘挽行事,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刘挽这个人,做人做事,若非准备齐全,断然不会轻易开这个口。正因如此,陈四娘笃定考试取才的法子,必是要落定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