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刘挽细论起底下操作,而且一语中的的人们有些慌了,这里头的弯弯道道,刘挽怎么如此的清楚。

刘彻注意到底下臣子们都纷纷低下头,可见刘挽说对了。

既然如此,刘彻问:“依你所见,当如何?”

“考试。”刘挽相信,科举制度在其后沿用数千年,给了无数普通人挤身的机会,在大汉也一定能够给很多普通人机会。

“昭告天下,三年一度,无论身份,地位,凡自诩有才有能者,皆可参加考试,由乡试开始,县试,州试,殿试,过三关斩六将,最后通过殿试者,才有为官的机会,这些人,可称天子门生。”刘挽不须思索的答来,谁听得下巴不都要掉了。

对,刘彻推行察举制的初衷本意是为了断世族的垄断,眼看着豪强士绅在不断的壮大,刘彻感到不妙,举天下之才为大汉所用,或许能够改变一些处境,刘彻以为可以。

然,这些年刘彻分明感受到他所得到的人才,瞧那身份来历,一切又归于原处,刘彻不是不急,也不是不想改变,但他苦思冥想并没有更好一个办法。

群臣对刘彻向刘挽讨主意一事,都觉得刘彻怕是糊涂了,集思广益都得不到一个比察举制更好的办法,怎么,刘彻指望刘挽能给出一个好主意,滑天下之大稽!

在众人等着看笑话时,刘挽顺口既答来,丝毫没有为难。简单的几句话,透露出的信息,谁细品其中不得大赞一声好。

“长公主,如此不拘一格取来的人,倘若无德当如何?”不,不行,不能让刘挽一番操作,否则他们怕是都要被后来者取而代之。

“察举之制上来的人就没有无德的?世禄世卿者没有无德之人?”刘挽反讽之。

坑啊!能不能来个人把刘挽的嘴堵上,哪有像刘挽这般厉害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