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刘挽已经在回长安的第一时间同平阳长公主商量,自请将盐以官营。为这事, 刘挽亲自去和平阳长公主商量。
眼下的情况平阳长公主一直在长安, 比刘挽更清楚,结果刘挽一回来即提出将盐以官营,刚刚掌盐务不久的平阳长公主微拧眉头,不得不问出心中疑惑,“莫不是你早料到会有这样的局面?”
“姑姑想不到?以赋税养国,大汉的赋税如今仅剩几何, 姑姑不会不知。”刘挽虽然并非有意要为难平阳长公主, 要说对诸事的了解, 平阳长公主岂不知赋税来源。
大汉的赋税是三十税一, 皆来自于民。但多年来, 豪强们费尽心思的强占民田,致使朝中的赋税是一减再减,一减再减。
说句不好听的话,国库一年比一年的收入低,亏得刘挽生财有道,否则大汉国库根本撑不起刘彻多年的用兵。为这事儿,朝中的大臣何尝不是在一回一回的劝刘彻止戈。
可以说,刘挽赚来的钱撑起刘彻对付匈奴,更让刘彻可以不必理会朝中臣子的叫嚣。
他们喊他们的,一心爱和平,很乐意用和亲认为可以达到和平共处之目的天真之人,从来不缺。
反正不管他们怎么喊,在刘彻这儿,刘彻都不可能如他们所愿。
刘挽提起赋税,平阳长公主的脸色不好。
刘挽道:“盐务上交,并不代表姑姑会失去权利。”
平阳长公主为何会不愿意,刘挽有数,况且,凭什么平阳长公主执掌盐务井井有条,盐务上交国营之后,平阳长公主就不能继续执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