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不开窍,刘挽同样不开窍,想想也是好事。哪怕周围把他们一对当成理所当然,两人丝毫不觉,没有人说破,霍去病和刘挽依然能和小时候一样。

“既然父皇不提,我们也不必在泰永那儿提。一切等父皇决定。”卫长公主是这样想的,反正刘挽那儿也从来没有想过和霍去病有什么别的事,现在没有说破,更没有说破的必要不是吗?

“泰永十三了。”卫子夫愁的是啥,完全是愁的刘挽的年纪,谁家女孩在刘挽的年纪不定亲的,满京城的贵女独刘挽一个!

刘嘉不厚道的道:“我觉得二姐在外头折腾得挺欢实,婚事,不过是另一种合作的法子罢了,二姐为大汉创造的价值,不需要用婚事再加多一层筹码。”

不意外又被卫子夫瞪了,卫长公主道:“你莫说风凉话。”

“我说的是实在话。母后愁有什么用?父皇都没有当面要求表哥非娶二姐不可,难道母后打算把话挑明了?要我说,去病表哥真要是没有这个心也挺好,二姐也没有这个心呢。两人以前相处得挺好,以后也继续这样的相处不好吗?母后真要是想为二姐好,不如让二姐过她想过的日子。嫁一个什么样的人在二姐看来大抵是最不值得她关心的事儿。”刘嘉一点点的分析眼前的情况,很是认为卫子夫倘若真要为刘挽好,不如放手让刘挽去过她想过的日子。别打着所谓为她好的名头,连问都不问她的意愿的为她定下某些事。尤其是刘挽一生的大事。

卫子夫愣住了,她这辈子从来没有想过会被女儿教训,可刘嘉说得不对吗?

卫长公主沉吟半响后道:“母后,泰永素有主见,嘉儿说得不错,不如诸事我们放一放。您觉得泰永不小,可是在泰永看来她小。她的婚事,要是父皇不急,不如放一放,哪怕要说,不妨等泰永回来后再问?”

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站在刘挽那一边,希望卫子夫选择尊重刘挽。

“你们觉得现在泰永远在朔方城那样的苦寒之地,泰永高兴吗?”卫子夫不太确定。

“高兴,母后,二姐是高兴的。我看到二姐给我写回来的信,字里行间都是高兴。”刘据先一步肯定的告诉卫子夫,他能感受到刘挽的高兴,哪怕在世人看来那是朔方,是边塞之地,风沙草原,艰苦不易,刘挽在那儿却过得非常的开心。

卫子夫有些拿不准了,她的世界很小,小得认为女子嫁人是天经地义的事,但刘挽如今的活法证明女子并非只能靠男人。她为何要把刘挽当作其她无从选择的女子?

第292章 多大点事儿

有一点刘嘉和卫长公主都说得很对, 刘挽的婚事决定权其实在刘彻身上。

霍去病得封为冠军侯,其他将士并无过多的奖励,哪怕是卫青也不过只有千金的赏赐,可是想到赵信叛汉, 别管谁不服都只能把这口气咽下来。

庆功宴必不可少, 霍去病自然而然的成为新宠, 争相被人敬酒, 与之相比卫青显得被冷落得多了。

宴后的刘彻去了甘泉宫,特意叮嘱卫子夫道:“泰永和去病的事暂时先放一放。泰永先前不知, 暂时莫让她知道。”

卫子夫想到今天卫长公主和刘嘉提起此事的态度, 应下一声是。

与卫子夫接受极快的态度相比, 卫少儿得知霍去病拒了刘彻赐下的府邸后, 更从别人的嘴里得知,霍去病等于在拒绝刘彻给他和刘挽赐婚,气得和陈掌骂道:“我怎么养了一个这么傻的儿子,他是真不懂还是没有这个心?没有这个心, 他从小把泰永捧在手心, 泰永做生意,陛下这个当父亲的都不肯出钱,他倒是把陛下多年赐他的所有宝物都给了泰永。要说有心,有心他为何要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卫少儿都要气疯了。儿子出息必须是好事,要是霍去病能够娶到刘挽, 别的不说, 以后她何愁没钱?

陈掌的心里也是喜忧参半, 没办法, 刘挽捏着他的七寸, 他在刘挽那儿连头都抬不起,摆架子更不可能。

卫少儿能骂霍去病,他是半个字都不敢吭,生怕一不小心一个不好听的话传到刘彻或者刘挽的耳朵里,他吃不了兜着走。

别管刘彻或者刘挽,没有一个是他得罪得起的。霍去病和刘挽的事,他更不敢掺和,毕竟要是让刘挽觉得,他企图借卫少儿翻身把歌唱,或许他得被刘挽弃了。

一个靠刘挽走到今天这一步,将来或许能够达成目标的人,陈掌断不可能得罪刘挽。

“不行,我得去找他。我得问问清楚他到底是怎么想的。”陈掌另有盘算,对一旁的卫少儿反应不及时,卫少儿先一步回过神,准备进宫寻霍去病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