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这些刺客呢?”刘彻相当满意,但还不够,毕竟一群干事的刺客如何处置也很重要。

“谁家的人交给谁家来处置。”刘挽当然知道律法的威严不能无视,可是同样刘挽也觉得换一种方式更能让自家得利,何乐而不为。

刘彻明显不太乐意刘挽的建议,在旁边安排好分别勤去抓人的张汤听得立刻开口道:“长公主,此事颇为不妥。”

“国法的威严确实不容任何人触犯,但是,杀掉他们就等于跟各家结仇。把人交给他们处置,他们若是不能按自家的门规处置人,再把人放出去为祸,难道不是他们不懂事?”刘挽想到把人交给各家处置,那是为了避免跟各家的人产生隔阂。

一群有用的人和一群没用的人,该怎么取舍,刘彻肯定有数。

“能够将这些刺客一网打尽,各家皆有功劳。看在他们的功劳份上,把人交给他们来处置,这是父皇对他们的宽容。是刺客拿钱办事,行刺我在先,本就是这群人不守规矩,说句不好听的话,对于这群不守规矩的人,各家其实也在想方设法管制他们,只不过一直以来抓不到人,没有办法惩治他们罢了。怎么说各家的首领对我们相助颇多,既然如此,何不卖他们一个面子,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正一正各家的风气。有各家首领杀一儆百,往后想必不会再有那不长眼的人胆敢忤逆他们。父皇,此事对我们有利。”刘挽分析所有的利害关系,无非希望刘彻别想着出一出自家的恶气,从而忽略了这件事交给别人来办,自家得到的利益会更多。

张汤纵然早就听闻刘挽的名声,知晓这一位公主聪明绝顶,今日跟在刘挽的身边,听刘挽套话和安排,张汤瞬间意识到,刘挽何止聪明,施恩,驭人之道用得更是炉火纯青。

再一看旁边的刘彻藏不住的满意之色。张汤不由偷看了刘挽好几眼。

刘挽又道:“父皇心疼孩儿受此惊吓,有心为孩儿出气,孩儿当然明白。杀他们的确可以让孩儿扬眉吐气,但除此之外再无他益。交给各家的人处置他们,他们照样难逃一死,说来说去。孩儿怎么着也不会吃亏,父皇也是。”

分析厉害的刘挽,让张汤听得只觉得一阵冷汗不断的滴落。

不怕一个人聪明,最怕这个人懂得取舍。尤其这个人还处处懂得为皇帝着想。

“依你。”刘彻之前是想要好好的敲打敲打各家的人,尤其是墨家。借此行刺刘挽之事,刘彻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好好的教教他们所谓的规矩。别一个个都不把他这个皇帝,也不把刘挽放在眼里。听完刘挽的意见后,刘彻觉得刘挽说的在理。

杀人不过点头地,刘彻又不是没有杀过人。杀人只能达到震慑天下的目的,远远不够。

倒不如像刘挽说的一样,把各家的人交给各家来处置,就算是朝廷送给他们每家的一份大礼。

清理门户,震慑底下的人。他们每家的首领从此再也不用担心底下的人不听话不配合。

算来算去依然是朝廷得了好处。

“那就让他们各自来廷尉府领人。”刘挽一看刘彻听得进去劝,立刻要把事情迅速办妥。

“陛下,还是把人给他们送过去吧。”张汤倒是有不同的意见,怎么说这也是大汉朝的廷尉府,万万不能让人随便出入。

刘挽这时候扫过张汤一眼问:“这些人如果在送往各家的路上出了差错,张廷尉能负责?”

此话落下,又把张汤吓得惊出了一身冷汗。

第195章 达成

并非刘挽危言耸听, 而是这群人的本事极其了得。如果不是昨天刘挽把能摇的人全摇出来,未必能拿得住。

“把人一个个的送出去,你有没有想过或许还会有漏网之鱼,他们等的就是我们把人送出去。一旦这些人跑掉了, 要知道各家也不是没有想过把他们全部抓起来, 那么多年这些人一直不遵从他们首领的号令, 在外面耀武扬威, 一回又一回潇洒活着,你猜是何故?”刘挽从来不敢小看任何人对于自己的敌人, 尤其是像这种让人头疼又让人无可奈何的敌人, 好不容易抓住了, 还是赶紧丢给能治他们的人。

张汤一个字都不敢吱了。

比起于张汤考虑的是所谓朝廷的威严, 还有廷尉府的威严,刘挽考虑的是怎么把事情干得漂漂亮亮。

比起面子来,刘挽更在意的是里子。

“你素来都很务实。”刘彻不得不称赞刘挽一句。

从小到大刘挽从来不在意所谓的面子,她只要能够得利, 面子不面子的半点都不需要。

“父皇不应该夸我吗?”一个不在意面子工程的人, 无所谓别人怎么看待刘挽,她只要争取到利益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