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过他们在得知此事时会是什么样的心情吗?
可是,没有人敢反对。
毕竟,刘彻有一个前提,让刘挽试一试,诏书写得好,刘彻才会对外发布,写得不好,刘挽就别想了,诏书也不会公布出去。
这样的程序有问题吗?
哪怕是刘彻身边专门负责拟诏的人,也得这么走的流程,问题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等到刘挽真坐在宣室内,执笔于锦帛上写字,一个个官员的嘴角都止不住的抽搐,他们也不想有太大的反应,架不住实在忍不住,刘彻是半点不考虑他们的感受。
对,大汉的公主从来不是好欺负的,别的人就不说了,馆陶大长公主在当年时就深得汉文帝刘恒的喜爱。那么多年来,馆陶大长公主在朝堂上如何呼风唤雨,不可一世,人人都懂得,人人也都知道。
到了平阳长公主,这一位相对馆陶大长公主是要安分一些,世人也都知道,她在刘彻心里的位置是相当的高。
可是,不管哪一个公主也没有刘彻这样的。让一个公主写诏书,写诏书啊!
如果不是他们十分肯定确定刘彻极其厌烦女人干政,他们都要怀疑刘彻是不是准备把刘挽培养成一个将来能够进朝堂的公主了。
对对对,刘彻最讨厌女人干政,一个去世的太皇太后窦猗房,一个尚在人世的太后王娡,想当年刘彻有多想从她们的手里抢回政权,怎么可能会再培养出一个又来干政的女人。
一个个臣子思考着刘彻的种种行为,以此猜度刘彻的心思,想着不管眼下刘彻让刘挽干什么,或许,可能,单纯就是让她玩一玩。绝没有其他的意思对吧。
不过,他们是不是忘记区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