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刘挽心里腹诽,理由却是冠冕堂皇得很。作为孙女,长辈怎么罚都是对,不过分,没要她的命,随老人家高兴呗。不和刘彻告状,就算实际上知晓刘彻不会为了王娡为难她的事跟王娡说些什么,明面上也得说是不想让刘彻为难。
至于刘彻最后是怎么的脑补,刘挽就管不着了。
所以,刘彻最后表态,并告诫王娡莫要因为种种原因为难刘挽,刘挽心里是感激刘彻的。怎么说刘彻也没有对她见死不救是吧。因此,她应该算是在刘彻的心里有了一定的份量。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想当时的刘挽是何等的泪流满面!
扯远了!眼下看戏要紧,且等王娡如何应对。
“陛下。”平阳长公主既然作为润滑剂存在着,不能一味压着王娡,眼看刘彻越发过分,必须得出面唤一声,提醒刘彻控制住,别一味的气着王娡。
“看看,看看,这就是你弟弟,他就是这样对我的,你还说我对他不好。”王娡一看平阳长公主都站在她这一边了,立刻顺势指出问题,控诉着刘彻对她这个母亲的狠。
平阳长公主安抚道:“母后,陛下日理万机,难免有些烦躁,您要是有什么事不妨和陛下直说,陛下若是能为母亲办好,必不会推辞。”
嗯,瞧着平阳长公主是站在刘彻那一边的,看得出来,平阳长公主十分清楚的知道大汉的天子是何人,因而并没有打算一直和王娡一道让刘彻不痛快。
王娡甩袖背过身去,“你也跟陛下同一个鼻孔出气。”
平阳长公主很是无奈,上去挽过王娡的手道:“母后,陛下是您的儿子,不是您的仇人。”
所以平阳长公主有什么理由非要在母亲和弟弟之间选一个,明明他们都可以好好说话,怎么就是不乐意好好的对待彼此?问题在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