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老太说的也是梅浅想的,梅浅立刻笑道:“是的呀!奶,到时候我们给自家豆花取个好名字,绝对能一炮打响名声的!”

“什么名字?”

梅老太对于有些事情那是相当的心急,就像梅浅昨天说的取个噱头,今日梅浅又重提此事,她这就着急地问着梅浅关于取名的。

“就像这豆花,咱们要是直接喊这个名字,不说卖不卖的出去,这一听名字就知道和豆子有关。

要是再遇见一个识货的同行,顶多这次佛诞结束,这豆花就在别处卖开了。”

梅浅先说了直接叫豆花的不好之处。

“而且,咱们还要结合咱们摆摊的地方,千安寺,做什么的?

药师佛佛诞,消灾解厄、治病延寿。去那的百姓十个里面有几个是虔诚信佛的咱们姑且不论,但是去了的,谁不想讨个好彩头真的被药师佛保佑呢?”

梅浅分析了前去参加前进四药师佛诞辰日的香客们的心理,梅老太直点头同意。

于是,梅浅又道:“为什么寺庙门口那么多卖香火的生意好?还不是因为这个与佛有关?”

“那你的意思是……咱们这个和佛……”

梅老太终归是普通老百姓,对于神佛还是有敬畏心的,梅浅这话里的意思难不成是要利用佛祖?

“乖乖,这是咱们祖孙俩私下说的,你千万不要在外面人说这个。”

梅老太叮嘱梅浅这种话不能在外面说,梅浅一开始还没明白,但是望着梅老太那讳莫如深的样子,这才明白了梅老太这是什么意思。

“奶,我可没这么想,我只是举例子。比如翠儿嫂嫂先前不是说这豆花就像那羊脂玉一样么?咱们也可以附庸风雅沾一个‘玉"在里面。出家人、佛门清净地一般也不好杀生,僧人也茹素,那我们就取‘素玉"作为吃食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