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这本就并非寻常人能够轻易达到的境界。
对于更多人而言,“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才是不断修行的必为之功。
北府军如今的确比太昌三年增添了许多实力、扩充了势力范围,可却也面临着更多由内而生的风险。
教育、整顿、监察、巡视,这些一直都存在,顾信做得很好,可精力终究有限,郗归也因对他寄予厚望的原因,暂未允许他使用太过激进的法子。
而宋和口中的“芟除芜秽、砍伐冗枝”,绝非顾信目前采取的那种传统方式。
他要以一种激进的手段,像毒杀司马恒一样地,震慑那些蠢蠢欲动的私心。
郗归沉吟着,而宋和还在继续陈说他的理由:“女郎,我知道您欣赏顾信对于法家的推崇,只是不忍心见他这样一个人才,因激进手段而饱受非议,所以才选择了更加保守的方式,让他主理教化之事,培养出更多崇法尚德的人才。”
“可我并不怕这些啊。”他自嘲地说道,“反正在世人眼中,我本就是一个小人,不是正适合做这些严刑峻法之事吗?”
郗归没有说话。
圣人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可乱世之中,哪有那么容易实现“有耻且格”的愿景?
若能实现“免而无耻”,就已然是了不得的成就了。
然而,汉初休养生息,推行黄老之术,武帝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纵然上层阴行“外儒内法”之事,可明面上到底是不提倡法家的。
更何况,数十年来,江左谈玄论道,更是鄙薄法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