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想:“如果是我,如果是阿兄,就绝不会认命,非要斗个明明白白才好,不然死也不会甘心。”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开口嘲道:“江左历代君主,确实一直与权臣角力。可渡江以来,从来没有哪个帝王,是在臣子毫无谋逆之举的时候,便想着罗织罪名、一网打尽的。”
当今圣人的手段,阴毒,直接,并且愚蠢。
他被情绪左右得太多,不甘驱使着他,在隐忍的同时,急切地盼望着打败谢瑾。
为此,他不怕朝局动荡,不怕世家寒心。
郗归微启朱唇,残忍地说道:“你视圣人为君主,可圣人却视你如寇仇。”
郗归清脆的嗓音在谢瑾耳畔响起,宛如一枚突如其来的箭矢,直直插进他的心房。
“寇仇?”谢瑾这样问自己。
即便他再不愿意,也不得不承认,圣人对他,早已不仅仅是忌惮。
对圣人而言,他便如同一个酣睡卧榻的侵入者,他恨他甚至超过恨桓氏。
可他明明,是帮着司马氏驱逐桓氏、保住皇位的人啊!
即便他有自己的私心,即便他是为了江左为了家族,并非全然为了司马氏考虑,可是,他所做的一切,从来没有侵害过司马氏的利益,他为江左殚精竭虑。
如何就会到了今天这样的地步呢?
谢瑾久违地想到了很多年前,谢怀教他读《左传》时的情形。
那时郗照刚刚平定威逼建康的流民帅叛乱,受封司空,位列三公。
可没多久,他就为了朝局的安定,心甘情愿地解了八郡都督之职。从此退居京口,再不预中枢重职。
年幼的谢瑾,在感慨之余,暗暗下定决心,立志要做郗司空那般的国之重臣,一心为国,不计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