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不贊成:“陛下,此事不妥。”
“那民女是民女,她立的功怎能算她母親的?”
“況且鄉君封號不算低,這封的未免有些太高瞭。”
皇帝與大臣還在為這件事商量。
東宮,晚一點得到兒子消息的太子也在後怕不已,他的兒子可是差點就死瞭。
如今得知人好好的,才讓他松瞭一口氣。
對於小十的請求,太子比較贊成。
“這女子既然肯舍身救命,我們又豈能吝嗇封賞,依我看,這件事不如就依著世羲的意思,不過最重要的還是看一看父皇的意思。”
李世羲的生母,未來的慧妃,現在的慧側妃王紅鸞也極為贊成:“其實封賞厚一些才好,好心人總要有好報,這樣外人看著、也會說咱們羲兒知恩圖報教養的好,東宮的名聲也好聽。”
“何況……何況死去的那個女孩兒,極有可能是我那失散多年的女兒。”說著話,王紅鸞用帕子擦瞭擦眼睛的濕意。
太子本不在意這件事,人要是活著還能滴血認親看看長相面容到底是不是自己的種,如今死瞭要如何辨認?
何況孩子已經丟失太久,他膝下子女衆多,少瞭一個從來沒見過的孩子,壓根兒也不心疼。
見到愛妃哭泣,這才有點歉疚,覺得自己方才的想法有些對不住王愛妃。
“好瞭好瞭,愛妃莫要傷心,也許小十認錯瞭,那不是他的親生妹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