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應呈也在其列。
和其他人不一樣,比起榮譽,他更在乎的其實是那份獎金。
在他小時候,傅傢的確是北宛首富。
他父親成日花天酒地,是個不折不扣的紈絝,他母親嫁入豪門隻為瞭當闊太太享福,不喜歡帶孩子,關心他的方式就是給他買奢侈品。
這一切都在2003年化成泡影。
公司破産,天價賠償,父母離異,他像個垃圾一樣被丟到奶奶傢,每個月的生活費都被嚴格限制。
所以高中時,傅應呈比別人想象中窮得多,窮到過年也沒有壓歲錢,在食堂點葷菜都要考慮性價比的地步。
所以。
當他想給季凡靈錢的時候,他發現自己,根本就沒有錢。
囊中羞澀的少年開始暗中攢錢,包括參加學科競賽的獎金,平時節省的生活費,加上他私下接瞭不少傢教的工作,到高三上學期開學的時候,他已經攢瞭一萬五瞭。
如果拿到三好學生的五千元獎金,他就能攢夠兩萬。
他想以借錢的方式都給季凡靈,讓她在高中的最後一年裡吃點好的,買點衣服,專心學習,考上大學。
然而事與願違。
傅應呈的名單剛被報上去不久,區教育局還沒審批,不知從哪走漏瞭消息,當晚竟然沖上瞭熱搜第一。
“假藥事件董事長之子評市三好前途燦爛”
教育局很快出文辟謠,說市級三好學生還在評選中,名單系媒體杜撰,並不屬實,然而輿論已然爆發。
網友指名道姓的辱罵鋪天蓋地:
“互聯網沒有記憶是嗎?傅致遠的兒子都能洗白?”
“我們也不是不講道理,沒不讓他讀書,沒不讓他考大學,但是評三好,他也配?”
“整個北宛市是沒別的學生瞭嗎?輪得到這麼個敗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