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們的擔心被小助理第一時間反饋給祝清好,正在公司的自制劇劇組忙著體驗不同龍套角色的祝大美人想瞭想, 發瞭條海浪動態:閉關中, 勿憂勿念, 靜待回歸。。

粉絲們這一等就是整整一年, 空窗一年無任何公開行程也沒有任何作品在播、沒有曝光率對於一個流量演員來說是一件極其危險的的事情。

在祝清好消失的一年裡, 圈裡雖然沒能再出一個能和她比肩的女頂流,但崛起瞭四朵新人小花, 有兩個還是和祝清好一樣同屬於明豔賽道的, 瓜分瞭不少她留下來的資源和代言。

清粉中心智不夠堅定的已經爬墻瞭, 也有的變成瞭騎墻雙擔甚至多擔, 剩下的死忠粉和事業粉時間越長越為祝清好擔心,組織瞭兩次大規模的抗議, 把楚年傳媒和秦楚年的評論區都給沖瞭,認為她們作為偶像的新經紀公司和新經紀人嚴重不合格。

楚年傳媒的首部自制劇《現場目擊者》就是這時候上線的。

衆所周知,刑偵懸疑劇歷來是最講究思維邏輯的,這類劇的觀衆要求也高,非好作品打動不瞭她/他們,但一旦被認可和接受,忠誠度也非常高。

因為沒有流量,刑偵主角團是新人+老戲骨的配置和組合,《現場目擊者》剛開播的時候沒有激起什麼水花,隻有廖廖幾個懸疑推理粉點進去,但隻要點進去,基本不會再出來。

點擊率不高,留存率很高。

從這一點上,《目擊者》隻要劇情穩住不崩的話,一部小衆高分劇沒跑瞭。

畢竟是第一部自制劇,抱著試水的心態,秦楚年對《目擊者》的要求不高,把拍攝成本收回來,別虧錢就行,實在不行,虧一點,別太多。

事實比她預料中還要更好一些,因為劇情不停的反轉再反轉,網上不知何時凝聚起一股《目擊者》的自來水,劇裡有兩個案子因為探案過程太精彩還掛上瞭熱搜的小尾巴,因此帶起來的話題度引來瞭幾傢廣告商。

經過一番討價還價,《目擊者》在播出最後十集時,片頭片尾終於不再光禿禿,分別植入瞭一個牙膏和一套洗護用品的廣告。

半個月後,《目擊者》迎來大結局,某影視點評app開分81,後續又漲到瞭86,算是近五年來懸疑劇賽道交出的最滿意的一張答卷瞭。

慶功宴上,導演和制片人湊在一起嘀嘀咕咕半天,忽然放聲大笑,向秦楚年和全體演創人員宣佈一個好消息:《目擊者》不僅沒虧,還賺瞭二十六萬。

其實二十六這個數字和本劇的總投資數額根本不能比,連個零頭都不到,但作為公司的第一部完全獨立産出的作品,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兆頭,也給瞭接下來《目擊者2》的項目啓動增添瞭動力和信心。

在一片歡呼鼓掌中,秦楚年再宣佈一個好消息,將現場的氣氛推上更高潮。

“這二十六萬我給翻個倍再湊成整,充進本月獎金包裡一起發放,另外,全組都有,海島七日遊整起!”

“哦豁!秦總大氣!”

獲獎

當初《目擊者》大結局後導演接受采訪, 許諾一定會有第二部。

轉眼一年過去依然毫無動靜,劇粉有些急瞭,頻頻上線催更, 本以為不會有什麼結果, 不想官博給瞭他們一個大驚喜,直接發佈瞭第二部的人物集結海報,原班人馬, 全員回歸,上線時間就在兩周後。

這是不聲不響幹瞭票大的啊!連主角團的粉絲們都呆住瞭,自傢哥哥/姐姐什麼時候進的組, 她們怎麼一點風聲沒聽到,這保密工作做的未免也太到位瞭吧。

話說, 兩周後開播嗎?那這兩周時間有點難熬瞭。

該做些什麼打發時間呢?不如去二刷、三刷一下第一部的劇情, 聽說和第二部是連起來的, 重溫一下,看完正好無縫銜接第二部的開頭。

老話說“常看常新”, 此話誠不欺人也。這一複習舊劇情吧, 有位n刷《追兇者》喜歡拿著放大鏡找細節的網友發現瞭華點。

最後一個案子死者的同學和很久沒出來露面的祝清好是不時有點像啊。

雖然隻是一閃而過的側臉鏡頭, 但這位網友是祝清好的顏粉, 她覺得自己不會看錯, 把進度條拉回去05倍速反複播放,終於成功截到瞭一張圖, 趕緊發到網上讓大傢幫自己辨人。

因為圖很糊, 網友們有些不太確定, 看輪廓是有些像, 可是看咖位的話,祝清好再怎麼樣也不至於演一個連臉都不露的群演吧。

有那膽大的網友, 直接拿著這張圖跑到祝清好海浪賬號底下她向本人求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