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第二天的上午,正好是周日,因為趕上一周休息一天的時候,所以絕大多數院子裡的人都準備留在傢裡看難得的熱鬧。
一大早吃完飯之後,不少人便從傢裡搬出板凳坐在上面,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開口討論著。
“王大媽,你知道童笙笙和何芳菲為什麼要比試嗎?”被叫做王大媽這人,是前院王老師的媳婦。
王老師因為在附近的小學當老師,附近幾個院裡的孩子們都是他教出來,所以在大雜院裡有一定的地位,連帶著王大媽也受到瞭院裡人的尊重。
“這事兒桂花和我說過。”
王大媽和何傢是住在對門,因為兩人都沒有工作,在傢裡做傢務,所以天天擡頭不見低頭見的,經常湊在一起說些八卦,很多事情,王大媽不問,這邊何桂花的大嘴巴就會主動提起。
“她說,童笙笙來瞭之後,就給童解放姐弟倆補習初中的知識,芳菲聽說童笙笙是小學都沒有畢業的情況,就有些不相信她的水平,但是解放那孩子實心眼,覺得她小姑姑教的還可以。”
王大媽坐在椅子上,一邊嗑著瓜子一邊十分悠閑的繼續開口說道:
“芳菲也是害怕童笙笙誤人子弟,所以才好心的提議她出題,童笙笙答題。隻要童笙笙能答出來芳菲出的題目,就承認她的知識水平,能教的瞭初中的孩子們。”
“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旁邊錢傢的女主人聞言,恍然大悟的點頭說道。
錢傢是住在後院的,因為成分當初被化成瞭小手工業者,在院子裡比不上其他根正苗紅的幾傢人,所以錢傢人在院子裡都十分的低調,從來都是和和氣氣的,也是出瞭名的好脾氣。
“我倒是覺得童笙笙有點不識數瞭,她一個連小學都沒畢業的人,憑什麼有臉說自己能教初中的知識,那書本上的東西,她一個鄉下丫頭能看得懂嗎?”說這話的人是齊傢的女主人。
齊傢不光是根正苗紅,而且傢裡的男人還是在糧店工作的。在前年饑荒的時候,糧食簡直比黃金還要珍貴,所以可想而知,在糧店工作的齊錦明地位有多高瞭。
這不,她一開口,頓時得到瞭周圍幾傢女人的附和聲。
但是也有沒開口的,那沒開口的人就是趙傢的女人。
趙傢日子非常苦,她傢的男人早年間因病去世,花瞭大筆錢、欠瞭許多的外債也沒留下人,所以如今孤兒寡母的過著十分窮苦的日子。
在這個大雜院裡,趙傢就像是幽靈一般,從來不參合進任何事情。此時她不開口,衆人一點兒也不奇怪。
等童守仁帶著童笙笙幾個走出來的時候,看見瞭大棗樹下的一個老頭兒,腳尖立馬一轉,朝著那老人的方向走瞭過去。
到瞭老人面前,童守仁彎著腰,一臉恭敬的問好道,“宋大爺,這大冷天的,您老人傢不在屋子裡待著,怎麼也出來瞭?”
這位宋老大爺,說起來可是有故事瞭。
他老傢人早年間是皇宮裡的侍衛,後來清朝的皇帝沒瞭,侵略者殺過來瞭,他老人傢便提著大刀上陣殺敵。
後來因為傷瞭身子,便回瞭老房子這邊,也沒娶妻,直接收養瞭好幾個失去父母的孤兒。孩子們逐漸長大之後,參軍的、搞研究的、當工人的,總之都很有出息。
後來參軍的孩子犧牲瞭,他傢門口掛上瞭烈屬的牌子,其餘孩子們天南地北的,也不能經常回來,但是到瞭過年的時候,他傢裡還是十分熱鬧的。
所以總的來說,宋大爺在院裡就相當於定海神針的存在,地位十分的超然,院子裡所有的人,可以打,可以罵,但是他老人傢一開口,大傢夥都會聽得。
好在宋大爺是個明事理的人,一貫不理會院子裡的雞毛蒜皮的小小矛盾,整日裡就隻是喜歡喝點小酒,偶爾去河邊釣魚,日子過得賽神仙。
“哦,守仁啊,我聽說有熱鬧看,就過來湊湊熱鬧,哈哈。”宋大爺歲數大瞭,眼睛有點花,但是耳朵不聾,一聽見熟悉的聲音,登時便分清瞭眼前人是哪個,於是乎,笑呵呵的攏瞭攏自己的帽子回道。
“宋大爺,我小妹下酒菜做的不錯,等回頭我買點花生米和豬頭肉,咱們爺倆邊吃邊聊啊。”童守仁笑瞇瞇的提議道。
“好好,前幾天你傢燉雞還給我端過來一碗,我也不白占你便宜,你來我傢喝酒,我那還有一瓶別人送的特供茅臺,到時候讓你也嘗嘗。”宋大爺聽見童守仁的提議,想起瞭前兩天那香噴噴的雞肉,頓時口水快速分泌著,於是笑呵呵的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