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城中的有錢銀餘糧資助大戶世傢,或多或少卷進瞭年前那場哄擡米價的熱潮中,機智聰明及時懸崖勒馬的少,折損瞭米糧跟錢銀的多。
那些高價買到手,準備再翻高賣出去的那些米糧,想要在日後高價位賣出去是不可能的,都砸在手上瞭,心中不免有怨氣。
再加上過冬期間施粥救助城裡的乞兒跟貧民已經有瞭一遭,而後洪水侵襲又叫官府上門追著捐資瞭一次,如今災民流落到京城,再叫這些權侯大族們援助流民,他們心裡頭便更有氣瞭。
去歲砸瞭那麼多米糧在手上,沒賺到銀子,但朝廷官府次次要他們捐獻,拿出來的都是他們當初高價買回來的米糧,怎麼可能不心疼?
所以便不甚積極瞭。
三是,城裡頭的米糧店,同樣如卷進瞭這場風波的世傢一般,積壓瞭不少高價收購的米糧,賺錢是商販的基礎,如今不僅血虧,還得要將這些高價糧聽從朝廷官府號召,捐獻出來施粥與流民?
簡直心頭都在滴血啊!
於是陰奉陽違,不僅捐獻出來的米糧少,便是官府提出低價買糧,那願意拿出來的米糧亦不多。
於是,官府方面不便隨意放糧,自然加大力度催促京城裡的王侯權貴世傢大族捐獻物資米糧,而王侯權貴世傢大族因為在米糧方面虧欠瞭錢銀,救濟援助時自然不如往常樂意瞭。
所以災民們流離失所,困頓鬱卒來到京畿地區時,那京畿地區的百姓,亦是愁容滿臉,心懷不滿。
故而在此種情況下,災民發現便是到瞭京城來,也得不到如往年那般的援助,而京城百姓又嫌棄厭惡這些流民。
隨著北遷的流民越來越多,這些流民與當地百姓間的沖突便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