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對於張衛東的母親和姐姐, 雖然彩禮高瞭點, 但她們也給攢瞭出來,重要的是張衛東終於結婚瞭, 她們以後也不用覺得愧疚。而且,結婚以後, 建華也要到青山村生活,又有城市戶口的各種福利, 跟那些工廠裡的雙職工差不瞭多少。
更重要的是,希望農場對於自傢的正式職工也有一項福利,就是結婚以後,會給員工的另一半提供一個臨時工的機會,每個月十五塊錢工資,福利減半,至於什麼工作,得看什麼崗位缺人。因此哪怕建華來到青山村生活,也不會沒有工作,張傢母女對於這一點也非常滿意。
既然兩邊都願意瞭,這件婚事的流程便走的極快。在建華的要求下,他們相親第二天後,張傢一傢人便帶著彩禮上門瞭,張父沒想到還真有年輕的冤大頭掏這筆錢,但既然來錢瞭,他也沒有拒絕的道理,便應下瞭這門親事,隻是說明建華沒有什麼陪嫁,除瞭一些她自己用的梳子,頭繩之類的小東西。張傢人對此也不意外,嘴上沒說什麼,但心裡對於張父的行為還是很看不慣的。
張父之後又說瞭些話,大意就是女兒嫁出去瞭就是潑出去的水,張傢怎麼對她,他們也不管。以後要是想上門,那禮物是必不可少的,要是空手來,恕不接待,說得坐在一旁的建華滿臉通紅,不敢看張傢的三個人,生怕他們反悔,但幸好,建華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
既然彩禮都送過去瞭,衆人也都做瞭見證,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娶媳婦兒瞭。張母找瞭個媒婆,給看瞭個好日子,就在送彩禮的三天後,建華以及傢裡人都沒啥意見,因此兩個年輕人,認識不到一周就要結婚瞭。
在張衛東來找周南借衣服和自行車時,周南才知道瞭這件事情,同時也驚訝於他們的速度,沒想到人傢比自己這個後來者更前衛,說閃婚就閃婚瞭。
“怎麼樣?這下放心瞭吧?”在張衛東離開後不久,何誠就過來瞭,他是來附近的村裡買農傢自己做的鞋,自己織的佈啥的。因為張秀蘭不想讓侄女真的孤身一人就那麼嫁過去,所以也準備給她買點東西,好歹看著不那麼寒酸。買完以後,何誠自己也累得不行,就來周南這裡蹭點吃的,順便看看有沒有貨能帶走,結果差一點就碰上瞭張衛東。這事兒,還是他吃完飯以後,周南高速告訴他的。不過現在的何誠倒是不覺得尷尬瞭,名花已經有主,以後跟自己也沒什麼更近的關系瞭,就連張衛東,都不認識自己呢!等他們結婚,建華更不會提自己瞭。
第一百四十四章
於是, 建華穿著張衛東借來的衣服鞋子,帶著張秀蘭母子倆準備的嫁妝,被張衛東騎著自行車帶回瞭青山村。而母親張秀英把攢下的五塊錢偷偷給建華做瞭嫁妝。
新傢佈置的挺喜慶, 貼滿瞭剪出來的窗花和喜字, 張母t和張衛紅臉上也笑盈盈的, 雖然之後的一段時間裡, 傢裡經濟會變得緊張一些, 但相比於兒子和弟弟終於結婚, 母女倆臉上的笑意一直沒停過。更讓她們高興的是,張衛東已經說過, 建華也同意她們留在傢裡,不用搬出去, 這也讓她們喜出望外,感覺日子都有奔頭瞭。
建華和張衛東結婚的當天,何誠也混在來賀喜的人群當中,沒有和張秀蘭一起, 反而是和周南坐在一塊,看著對方結婚,他也就能放心瞭,要不然老是七上八下的。
坐在他倆對面的是來下鄉的知青, 其中就包括紅梅和蘇青。她們剛探親回來沒多久, 因為跟張衛紅母女處的還不錯,便一塊來參加瞭婚禮。看著新娘子, 紅梅就不由得想起自己回去探親時,傢裡人的態度。
紅梅傢裡除瞭她以外, 還有一個哥哥和一個姐姐,而且兩人都有正式的工作。在她下鄉以前, 姐姐就結婚瞭,是同個胡同裡的對象,也算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去年年底,他的哥哥也找瞭工友結婚,算起來,大傢一個個的都有瞭自己的小傢庭,隻有紅梅一個人還是單著。
原先紅梅是傢裡最小的孩子,又是唯一一個下鄉的,因此傢裡人對她的支持也挺大,每月都會省下來一些錢票和物資給她寄過來。但紅梅在當瞭小學老師,有瞭工資和票票以後,就主動跟傢裡說以後不用再寄那麼多東西,因此,傢裡寄來的東西便開始減半,就這麼著持續到瞭她回傢探親的時候。
但這次回去的時候,傢裡剛進門沒多久的新嫂子,就話裡話外的暗示自己既然有瞭收入,就不能再要傢裡的支持瞭,要不然就是不懂事,不體諒傢裡的辛苦。而且,紅梅和姐姐的小房間也已經被霸占,堆滿瞭雜物,就算她回傢,也隻勉強清理出一個人能睡的位置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