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麥收到秋收的這段時間, 除瞭原來的許老師以及農校的學生們,還來瞭不少的人, 其中包括政府官員,農業專傢, 老師以及學生,還有一些參觀者。
村裡人看到這陸陸續續的人群, 私下裡都在討論建農場的事兒。就連已經出嫁的張麗,都還想著回來分一杯羹,這下子她又開始看姐姐張美不順眼瞭。張麗當初怎樣嫁給王志發的,大傢都很清楚,而婚後的生活並不像她想象中那麼美滿,公公婆婆看她不順眼,整日裡讓她幹活,而丈夫呢,卻又護不住她,這讓她在王傢的處境越發難受。
而反觀張美,雖然周城明年紀比她小,但心理成熟,即便知道張美很厲害,傢裡傢外一把抓,但他也不會理所當然的把這些事情都交給張美,除瞭一塊上工,也會跟她一起做傢務,一起收拾傢裡。難得的是公公婆婆也是特別開明的人,不幹涉小兩口的事情,因此張美的婚後生活過得也挺好。
更何況離娘傢也不遠,擡腳動步的就能回娘傢轉悠一圈。以前在一塊的小姐妹都說張美的狀態比以前還要好,看樣子是掉進福窩窩裡瞭。面對這些調侃,張美也不反駁,隻笑呵呵的應對,臉上的笑容一直沒停下來過。
“哎,周南,我都給你送錢來瞭,怎麼還不能給我端杯水呢?”以前在“黑市”上見過面的何誠自從通過老村長聯系上周南之後,便經常借著看望老村長之便過來“騷擾”他,但是又不會引起別人的反感,久而久之,周南也就由著他進出傢裡瞭。
從兩人的聊天中,周南知道何誠這小子現在已經不去黑市那種地方瞭,就算在執法隊有內線,有時候也不頂用。更別提日常維護關系所需要的巨大成本瞭。因此何誠也是在深思熟慮後,放棄瞭這塊的“業務”,風險太高。轉而做起自己認識的農村親戚和城裡親友的生意,畢竟大傢都認識,還是多一些保障,比在外面的那些人強多瞭。更何況無論在城裡還是農村,都有他們需要的東西,價格便宜一些,東西還能挑,對雙方也有好處。
而周南則是他看重的一個人選,至於原因,能去夜市那種地方的,肯定膽子都不小。而且在仔細詢問瞭周南的背景後,何誠覺得周南手裡肯定會有些好東西。至於周南的防備,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嘛,何誠覺得自己並不缺乏耐心。
雖然周南架不住何誠的軟磨硬泡,給瞭一些東西,但都是這裡能找的到的,雞蛋,蔬菜,水果什麼的居多,並不怕被人查證,因此和何誠還算說的上互利互惠!
第三十章
“給, 這是前兩次的錢,一共一塊五。這次還有沒有什麼貨啊?”周南和何誠插科打諢瞭一會兒以後,何誠拿出錢放在桌上。
“謝啦。”給何誠端上糖水後, 周南鄭重的道謝。這聲謝謝是真實的, 他被困在村裡, 活在眼皮子底下, 想要搞錢可沒那麼容易, 何誠也算是他在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一條線。
“這次的貨都準備好瞭, 待會兒你直接帶走就行瞭。”貨物無外乎雞蛋,鴨蛋, 風幹兔肉,蔬菜和水果等等, 量也不算太大。何誠一個人騎自行車也能帶的動,細水長流,也不惹人懷疑。
“對瞭,你有沒有聽到消息, 你們村,當然瞭,也不止你們村,咱們這一片都要來知青瞭, 說是支援祖國建設。”兩人聊完買賣以後, 何誠又給周南帶來瞭一個隊他來說意外,又不算意外的消息。聽完這話, 周南才恍然大悟,原來那十年已經要拉開序幕瞭!
“這倒是沒聽說, 不過這種事情,咱們也控制不瞭, 要來就來唄,咱們還能把人攆回去啊!”周南t現在跟何誠熟悉以後,說話也沒以前那麼顧忌。
“我之所以提起這事兒,也是因為聽街道辦的人提起的,我們傢就我一個人,我頂替瞭我媽的崗位進廠,雖說沒多少錢,但工作輕松點,我才能有工夫倒騰這些東西。但其它人傢倒是沒這麼幸運瞭,聽說每個傢裡隻準留下一個兒女,那要是有幾個孩子的,還不知道該怎麼辦呢……”
“這種事也隻能順其自然,要麼就早做打算。”對於未來,周南比何誠還要更瞭解一些呢,但那又怎麼樣,他也改變不瞭大勢。
不過,聽到何誠談到知青,又想起村裡那個因為沒人教而廢棄的小學,周南覺得小學複學或許有希望瞭。
轉眼間,時間就到瞭秋收,相比於往年,今年的秋收可謂是大陣仗,該來的人都來瞭,大傢都在密切關註糧食産量的問題。等收完糧食一稱,除瞭玉米達到驚人的每畝六百到八百的産量外,其餘的糧食産量也略有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