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關於那些營養劑,周南早就測試過,確保有用且安全才會拿出來,因此他在本來莊稼長得好的地塊上使用瞭營養劑,就算莊稼産量提升,別人也會認為那是因為天氣好加上地本來就好的原因。

其實關於用不用營養劑的事情,周南也糾結瞭一陣子,但最後還是決定用瞭,好歹能讓村民傢裡有點餘糧。自從他來到青山村以後,除瞭個別,村裡人都對他挺不錯的,雖然有時候嘴上會開開玩笑,但隻要有空,也會幫著他幹幹活,有什麼好吃的,也願意跟他分享。這也是讓他做出這個決定的重要原因。

火辣辣的陽光下,周南站在田間地頭,感受這一股股熱浪向自己襲來,雖然氣候難耐,但看著眼前的金色麥浪隨風搖擺,人們穿梭其中將它們采摘,臉上帶著愉悅的笑容,甚是滿足。

因為要搶收,老村長又重啓瞭以前村裡的大食堂,由幾位老大娘主廚,等做好飯後,直接送到田間地頭,村民們對此也非常樂意,不僅不用自己動手下廚,還能吃到帶油水的菜,簡直不要太美。

“今年這收成,看起來挺不錯的!”

“何止是不錯啊,應該是近兩三年最好的一次瞭,我覺得今年東邊地頭那塊,有可能到二三百斤。”

“我猜也差不多,那麥子光是抱起來就很有分量,可比去年的沉。”

“産量高好啊,咱們每傢每戶也能多分點,娃也能多吃兩個白面饅頭。”

沒有比莊稼豐收更讓他們高興的事瞭,即使現在滿身大汗,臉上也是黑一道白一道的,也不能阻擋他們愉悅的心情,有那願意唱兩句的,不時的還會來上兩嗓子,周南身處其中,也覺得心情分外輕松。

麥收時,也怕遇到不好的天氣,所以要進行搶收,老村長在麥收秋收時做瞭工分的改革,不再是走“大鍋飯”路線,而是以小組為單位,直接按畝分給他們,除瞭原本定的工分外,還會根據他們收麥的速度,適當的給加工分。這樣一來,也調動瞭他們收麥的積極性。

等麥子弄完,上稱一稱,還真是個好年景,一般的地塊普遍在兩百斤左右,而那些好的地塊普遍在四百斤,更好一點的直接突破瞭五百斤,震驚瞭村委會的那一票人。

“這是不是高的有些過頭瞭?”

“可不是嘛,好幾年都沒出現過這樣的産量瞭?”

“是不是今年風調雨順的緣故?”

大傢議論紛紛,也沒個確切的理由,但結果無疑是好的。但這種事情畢竟還是得低調,因此大傢也一致同意不能把真實的産量公佈出去,到時候看看情況再說。

到瞭去糧站交公糧的時候,還是跟上次同一批人,這次去大傢就有瞭共同語言,尤其是經歷過上次秋收交糧事件後,大傢之間也有瞭默契。

不過或許是上次的送糧事件給瞭大傢警醒,這次來的時候人傢不僅態度很客氣,t就連審查的小組都多分瞭兩個,而且大熱天的人傢還給燒瞭綠豆湯,可以放開瞭喝。要是到瞭飯點還沒輪到,人傢還會給兩個黑窩頭,讓他們墊吧點肚子。這態度,讓來交糧的人都震驚瞭,以前啥時候有這體驗過?看樣子還是得整頓,省得整天一個個都跟大爺似的。

第二十七章

今天來交糧的村民們的心情尤其好, 一是因為糧站工作人員態度的變好,第二個當然是因為今年的糧食收成格外的好,沒有比這更讓人愉悅的瞭。

“我們村的産量今年達到瞭二百斤, 算是近三年來産量最好的瞭。”

“我們村比你們的更好一點, 有那麼一些地, 每畝達到瞭三百斤。”

“我們村也是……”

在大傢一片熱切友好的討論中, 有那麼一股聲音冒瞭出來:“你們那産量都是小傢子氣, 我們村那邊最高可是到瞭四百斤。”說話的正是老村長的冤傢對頭-張勝利。雖然上次被坑瞭一把, 但這次好容易出來放風,又忍不住嘚瑟起來。

不過不同以往的是, 大傢對他的話興趣缺缺,不再是從前的熱鬧樣子, 但心底裡對他們村的這個産量還是十分羨慕。

“何村長,你們村裡的産量怎麼樣?”一群人見到老村長向這邊走來,開始紛紛跟他打招呼。

“還行,跟大傢提到的差不多, 都差不多。”老村長不想過多參與這個話題,便打瞭幾句哈哈。其實差的有點多,要論平均值和最高值,絕對是青山村。

今年的豐收瞞不瞭人, 因此各個村的餘糧賣的也不少, 當然其中也包括青山村,他們村的餘糧賣瞭三千多斤, 不是最高的,但也不少。當老村長拿著單據去找會計領錢時, 大約是今天見過太多人領餘糧錢,人傢也沒驚訝, 直接痛快的就把錢給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