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雙眼睛,都齊刷刷看過去,迫不及待地想得到好消息,又打心眼裡害怕又是空歡喜一場。

狄昭昭沒有說這是兇手,再讓人認。隻說“一點線索”“有沒有印象”,就是不想産生一點誤導。

許多時候,人腦本就沒有那麼準確,還有從衆心理,任何引導性的、暗示性的話語,都可能會將案件帶向另一個方向。

狄昭昭站在一旁,耐心地等待。

他即使看到瞭人臉的那個,也隻還原瞭50-60的相似度,這個程度足夠辨認人,又不至於超出他實際的捏人像水平。

“老爺,我想起來瞭!!”

攙扶著一對顯得老態的夫婦的管事模樣的人,忽然腦子裡閃過回憶,眼睛驚得瞪成虎目,不敢置信地指著眼前的泥人:“我見過他!!”

那對夫婦詫異的轉頭看他,見他表情激動,連忙驚喜泣聲問:“你見過?在哪兒見的??”

“我在咱傢門口那條街見到的,一個挑擔的貨郎!!”他語氣有些急,“不止我一個人見過,看門的田守,買菜的小桃都見過,還是田守同我說‘咱這條街來瞭個挑貨郎,要買東西方便得很。’”

狄昭昭表情不變,低頭側身同差役,輕聲說:“記一下筆錄。”

他表情不變,不代表大夥表情還能穩住。

“這明顯是踩點!!”

“這是直接逮到兇手瞭吧?狄昭這本事,都不是名不虛傳瞭,傳言是不是有點太謙虛瞭?”本書由lk團隊為您獨傢整理

能在這的人都不是傻子,人傢狄昭看卷宗是為瞭找兇手,捏疑犯面貌的。

天王老子來瞭!把卷宗看破瞭!都不可能通過卷宗裡的信息,捏出一個受害者傢門口曾經出現過的貨郎,還是新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