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把各地能手都召集到京城來的原因之一。
按照策劃,此會每年由大理寺卿率領,在不影響大理的工作運轉下,盡力抽調一到兩名少卿或者寺丞參加,各個寺丞手下捕頭差役,都要抽調十分之一前來幫忙。
狄昭作為參加這場群英薈萃的盛會的寺丞之一,他的班底自然全部投入進來。
隻見這間最大的衙署公房內,有身著大理寺服飾的差役來回忙碌著,還有堆成一座座小山丘一樣的卷宗,層層疊疊,又高又厚,看起來頗為壓人。
偌大一間寬敞明亮的方正衙署公房,如今除瞭中間那張大桌,還有桌邊的空閑區域,放眼望去,竟連個落腳的地方都不太好找。
狄昭昭對此早有預料,倒也還好。
但那些第一次來京城參加的,看著這場景都不由咽瞭咽唾沫,好像“哐”的一下,肩膀上落瞭一座大山。
如果不是親自步入大理寺,都忍不住懷疑是不是被什麼人誆騙來做牛做馬瞭。
“仲捕頭,當日南山一別,許久不見,你還是風采依舊。”狄昭昭笑著找到眼熟的人打招呼。
仲嶽作為南山府赫赫有名的神捕,自然也被邀請瞭,隻是他去年被案子纏身,沒能前來罷瞭,他豪爽笑道拱手:“要論風采,狄寺丞才是風采照人,我遠在南山都有耳聞。”
聽到這邊的動靜,在場不少人都將目光投過來。
除瞭其中幾個捕頭,大多數搞技術的人都沉穩內斂,不少都不擅長交際,尤其是這種陌生的場合,不在角落裡一個人呆著,都算是其中偏外向的。
但凡事總有例外,技術宅裡也偶爾會冒出社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