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相當於,原本的工作,是通過一張打滿瞭馬賽克的九十年代動物園老照片,來辨認熊貓。

但狄昭昭看著看著,發現照片裡的熊貓有一件與衆不同的白背心,再辨認起來,就簡單多瞭。

好像是這樣。

但為什麼弟弟用手指給他看的時候,他覺得隱隱能看出來,但弟弟唰唰唰換瞭幾張之後,他就覺得好像都一個樣瞭?

狄明用力眨眨眼。

看瞭半晌,決定放棄。

狄昭昭看著看著,熟練度更高瞭,還能分心問:“明哥哥,你說幹什麼活的人,手上指印會被磨得有點淺,細節特征都不太明顯,還有很多細碎的傷痕呢?”

這還不是個例,吳縣令送來的指印裡,九成都是這樣。

如何得出的結論?(二更)

狄明被問到, 也一時有些不知該如何回答。

他想瞭想,有些不確定道:“許多做手上活計的人,可能都會這樣?”

狄昭昭手上動作不停, 皺眉道:“那這範圍可就太大瞭。”

那麼多活計要用到手,又或者說, 很少有體力勞動不需要手的參與。

想到這裡, 狄昭昭有點可惜。

狄昭昭此刻就希望,吳縣令送來的這些指印裡,能有一兩個配對上的。

這種手上痕跡有集中類似特點的人,一看就有很強的共性。

生活圈、日常習慣、或者賴以為生的行當, 總有一個是高度重疊的。

但凡能找出一個, 就能帶出一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