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揉瞭揉眉心:“昭哥兒說的哪樁?”
狄昭昭繞到祖父背後,小拳頭給他捶捶背,邊捶邊說:“就是那個魚石縣的,把小孩拉到隱蔽地方虐殺的案子。”
祖父很快想起來:“前幾天我也問瞭下,遊寺丞說那邊還沒抓到人。”
狄昭昭著急:“為什麼啊?”
祖父每次都能很快抓到人的!
狄松實沒有一味地貶低地方效率,而是耐心教孫兒道:“案子複雜多變,各地衙門也有自己的困難,每個地方的具體情況也可能天差地別……”
他頓瞭頓,舉瞭個例子說:“也許當地就有一種特殊的、百姓賴以生存的活計,是格外需要右手右腿的力氣活。”
又或許當地衙門沒錢,養不起太多捕快差役,即使是上次搜查左撇子,出動瞭大理寺上上下下的人,也是好幾天過去,最後一天才找到人。
能主動請托到大理寺來看,辦案態度定然積極,最起碼這個案子是積極的。
狄松實最怕的,就是當地衙門空有武夫,斷瞭追賊拿兇一道的傳承。
實力不夠,再如何也是白搭,一腔熱血可抓不到狡詐的賊人。
可偏偏這樣的情況還不少。
上任官員的不重視,捕頭的意外死亡,有能耐之人被排擠離開衙門……想要維護好技術與經驗的傳承,可比斷掉難多瞭。
斷掉容易,再重新撿起來,又需要好幾代人的積累和努力。
這個過程中,受苦受難的還不都是無辜百姓?
狄松實心中嘆瞭一聲,隻希望不要是最後這種情況才好,他揉揉小孩發頂:“你小小年紀,也有掛念在心上的案子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