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順帝微微瞇起眼睛,看到女兒在信上說:“兩位夫兄皆是文人,風雨中獨自行走且艱難,無太多餘力照拂妻子,駙馬卻背我如履平地,女兒方知武夫也有武夫的好。”
簡簡單單的敘述,確實透露出幾分小女兒的甜蜜。
景順帝也笑瞭,他自然也希望女兒與駙馬夫妻恩愛,過得幸福。
帝後並肩看完瞭這封信,聊瞭聊陳傢的傢事,最後話題又回到女兒身上。景順帝摸著胡子道:“陵州終究是偏遠之地,鎮上更是清貧,華陽在那邊生活多有不便。等年後駙馬除瞭喪,朕馬上將他調回京城,華陽也好快點回來。”
戚皇後思索片刻,輕聲道:“皇上,陳閣老一傢都是純孝之人,年初喪訊傳來,多少人猜測陳閣老會想辦法留在京城,陳閣老卻義無反顧地進宮請辭、歸心似箭。這次他們夫妻肯定會在老傢守滿喪,駙馬三兄弟雖然隻需服一年,大概也不願丟下二老先行回京做官。”
戚皇後笑道:“丁憂的官員在喪期解除之前,都會提前稟奏朝廷,請朝廷適時安排官職,不如咱們再等等,看駙馬三兄弟的折子裡怎麼說,若他們想即刻回京,您答應就是,若他們想留在陵州方便在二老面前盡孝,那您不如在陵州預備三個空缺給他們,年紀輕輕的三兄弟,在地方歷練一二年於他們也有益。”
景順帝:“果真如此,華陽豈不是要在外面多滯留兩年?”
戚皇後:“是多滯留一年零三個月,後年夏天便可回京。她現在是陳傢的媳婦,一年喪都守瞭,多住一年半便可與兩位嫂子同享孝媳的美名,何樂而不為?”
景順帝:“行吧,那咱們多送些賞賜過去,不能讓她在那邊受苦。”
戚皇後並不擔心,陳傢不敢委屈她的女兒。
太子正在跟著先生讀書,這位先生雖然沒有陳閣老那麼嚴厲,按照規矩,除非遇到大事,授課時也不能有人來打擾。
將至晌午,課程終於結束。
十歲的太子靠到椅背上,伸瞭個大大的懶腰。
先生看他一眼,並沒有像陳閣老那般指責太子的儀態不雅,收拾好桌面行禮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