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茶入喉,他面色也恢複如常,淡淡地問:“湯老究竟想說什麼?明說就是。”
湯法一笑:“北境眼下確為我大越國土, 但始終遠在天邊, 若想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甚至扛起傢族責任, 總是要回金陵城來的。”
天子所在之處,才是天下榮華與權勢誕生之源。
對文官而言,就更是如此瞭。
“我也就這些時日瞭。”湯法又說:“早在半年前,我便向陛下請求辭官,陛下偏偏不許,也是多虧瞭周文,年富力強,一人擔得起兩人的活,才沒有耽誤國事,拖累大傢。可長久下去,也不是辦法。”
裴顯心中一跳,聽出瞭他的言外之意。
湯法為官這大半生,於公事上一貫盡心盡責,為人有口皆碑。
當初女帝即位,諸多政令之所以通達,也多虧瞭湯法帶頭支持,可謂功不可沒。
半年前他以氣力不濟,不能再為國、為君分憂為由,向女帝請辭,提出將相位讓與應得之人。
卻被女帝駁回。
“此事不許再提。朕相信老師,會好起來的。”
朝堂之上,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向來以大公無私著稱的一國之君,第一次將私心,赤/·裸裸地呈現在大庭廣衆之下。
很難不讓人動容。
裴顯甚至都能想象到,千百年後的世人自史書中讀到這一段記載時,一定會毫不吝惜詞藻,去誇贊這一段感人至深的君臣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