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你也說瞭,因為腳下這片土地啊!”方實搶答:“咱們要是能打下這片土地,讓咱們的孩子,住到這裡來,就能過上和他們一樣的好日子!”
謝南嶽斜睨著他,冷笑著說:“我大梁覬覦南越這富庶之地何止百年,百年來鏖戰不斷,也曾將大河以北的土地都收入囊中,那裡的田地你也見過,很是肥沃,可我們先祖得瞭以後又如何呢?不是照樣種不好地,織不好佈?等三十年後南越緩過氣來,又將土地收瞭回去。”
方實不服,想開口反駁,謝南嶽雙眼一瞪,用一句話將其堵瞭回去:
“難道你認為,那時的大梁兒郎,比不上如今的你們英勇?”
方實依舊難以服氣,卻不敢大放厥詞。在北梁,戰死沙場的兒郎最受敬重,甚至還有一條明律,誰敢對勇於公戰,為國捐軀之勇士言辭不敬,是能被下到大牢,服三月勞役的。
“那現在怎麼辦?不打仗的話,難道還要和五年前一樣,年年上供,與他們議和,繼續用咱們拿命換來的皮子,求著他們與他們貿易,換他們安安生生在傢裡織出來的土佈,舒舒服服種出來的糧食?”
他不滿地問。
一說到糧食,便想到瞭那據說畝産千斤的糧種,方實覺得自己又要紅眼瞭。
“既然是交易,當然是各取所需。”謝南嶽回答:“南越人有咱們眼紅的東西,咱們就沒有他們心心念念的東西瞭嗎?誰說要上供,誰說要低聲下氣?我又不是謝柏那軟骨頭!”
說完這話,方實臉色瞬間舒緩。
他不好意思地撓著頭:“老大,您嘴上說不通政務,可還是比咱們一群大老粗腦子好使,您就別藏著掖著瞭,有什麼打算,一口氣給兄弟說明白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