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開始主動接受治療並積極的訓練,一改昔日的面貌,剃瞭胡子,甚至還去理發店做瞭個新的發型。
餘心曼給他送飯時,房間裡空無一人。她怕他又想不開亂跑,慌張的打開手機,卻隻看到手機屏幕,信息欄上那個熟悉的頭像。
是陳則旭。
她點瞭進去,隻有簡潔的幾句話。
他說。
“我在訓練室,走前忘瞭說。我已經想清楚瞭,讓您們擔心瞭,謝謝您,媽。”
餘心曼默默關上手機,捂著臉,淚水從指尖溢出。
半晌,她將飯端到桌上,目光撇到一旁。果然,角落裡那把落瞭灰的拐杖已經不見瞭。
直到後來她才知道,兒子的轉變是源於那個他常掛在嘴邊的女孩。
人們常常懼怕黑暗,人們掩住心底的恐懼,將心底波瀾撫平。日複一日在自我麻醉,即將要忘卻。
可當必須正式面對,那天的到來,前所未有的情緒在此刻崩裂。
驚慌,無措,害怕。是屬於內心深處最原始的恐懼。
空有其表,黑暗角落中不斷滋生出的欺騙,臭氣和腐爛的殘體。
越害怕,越本能的逃避越抗拒。恐懼長期攢在胸腔,麻痹大腦,侵蝕勇氣。
人們術後常常無法克服跨那道過名為“恐懼”的坎。
致使此後複建的很長一段時間見效甚微,甚至自我否定。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心理障礙。
他們承受著心理上的煎熬和軀體上的殘缺,痛苦而矛盾的活在世上。
而當希望在心中萌生,堅毅在眸中流露。此刻,他們是偉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