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推到長江之後就有些麻煩瞭,因為這戰馬不適應南方的作戰環境啊。
騎兵本就是北方的作戰方式,匈奴人、柔然人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射獵就是他們的生活。
什麼時候年景不好瞭,他們缺吃少穿瞭,就直接南下侵掠,北方邊境的百姓實在是不堪其擾。
為瞭對付他們,後來也就有瞭六鎮。
漢人,最擅長學習。
“都是兩個胳膊兩條腿,胡人會騎射,咱們也能學。”
單論騎射,不是嘴硬,漢人確實比不過胡人,但是咱們可以改變戰術戰略。
後面又陸陸續續有瞭馬鐙、馬鎧、馬槊,馬槊就是華三少最擅長的那個,這三樣東西完整提升瞭騎兵的速度、力量、防禦,簡直是摧枯拉朽。
故而,北朝十分重視騎兵建設,步騎兵比例能達到三比一。
每個騎兵至少配兩匹戰馬,這馬吃起草料來就是個龐大的數字,再加上鎧甲什麼的,就算不打仗、隻是平常維持也是要燒掉大把的銀子的,可見大業也不算窮。
而面對強大的北朝騎兵,南朝隻好依托森林、山區和河流來阻擋。
北朝也不是傻的,隨之改變戰術,用高速機動的騎兵切入南方騷擾襲擊,甚至能一口氣打到長江。
“如今,南朝也有騎兵瞭?”
花雄是長於飼養戰馬,拒絕相信這一可能。
“不管是從地形地勢,還是戰馬的習慣上,淮河以南都無法大規模養殖,他們騎兵的馬匹都是依靠作戰俘獲的。”
“南朝不是與吐谷渾開通貿易瞭嗎?”
南朝繁榮,錢還是有的。既然有錢,什麼東西買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