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安蘊林所做的事卻是實實在在的,奉山縣面貌煥然一新,特産荒山茶也成為風靡京城的稀罕物。稍稍一查,便知奉山縣商隊經營廣闊、孩童識字讀書,境內安定不見流民匪徒,人人各司其職,是旁的地方不曾見過的安樂景象。
功績所在即為民心所向,奉山縣的聲名愈發響亮,朝廷也需要重新審視安蘊林的功績。
他的功績……足以升擢。
是以在京中,宋鴻卓屢次去吏部問責。適逢奉山縣調任瞭一位縣丞,可算讓他抓到瞭把柄,便以此為契機參吏部失職瀆職。除宋鴻卓以外,朝中新銳楊新覺也一直在奔走聲援,工部以奉山縣新建的水利工程為由,同樣請旨以期人才回京。
多方勢力施壓可讓吏部官員犯瞭難。吳禦史看得明白,如今戶部新政歷時兩年修改完善,已經要全面推行瞭,這於洪傢而言無疑是打擊,他們自然不想看到一直推動此事的安蘊林回京。故而在自己出發前來索州時,洪傢曾暗中接觸自己,送來瞭記載著巽風府之事的卷宗。
他翻瞭翻,然後就從中找出瞭蛛絲馬跡,找到瞭影響安蘊林回京的新理由。
故而此行結束後,左都禦史給出的結果就新鮮很多:他認為奉山縣乃是邊境重地,邊境的官怎麼能一直不讓回去?尤其是奉山縣近兩年實力大增,讓安蘊林長久地待在這個關鍵位置,不好。
旨意
宴席結束後,安蘊秀並未著急回去,而是在潼江邊上駐足,百無聊賴地打起瞭水漂。
這次會晤,吳禦史的態度釋放出瞭回京的信號,可能是出於控制自己,也可能是因為宋鴻卓等人的堅持,不論怎樣,她預感離自己回京的日子不遠瞭。
有來江邊捕魚的村民,看到她後熱情地打招呼:“安大人歇著呢?”
“白傢小子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