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页

安蘊秀並未將這個插曲放在心上,拿起手邊的信封吹瞭吹未幹的“楊新覺親啓”幾個字,交予梅成,隨後又問:“對瞭,讓你找的工匠找到瞭嗎?”

“找瞭,隻不過人傢忙著侍弄莊稼,得過瞭這陣子再說。你是不知道,他聽說是知縣要用人有多激動,可勁兒叮囑我別忘瞭他、他忙完就來。”

梅成嘻笑道:“還得是咱們知縣面子大。”

“少貧,趕緊送信去。”安蘊秀笑道,邊說邊戴上竹笠準備出去。

自春耕以來,她為規勸桑農幾乎每日都要去田裡,時不時還要將衆人聚起來,請經驗豐富的老農聊聊天傳授經驗。如今更是要留意哪裡有合適的卵石青磚,哪裡有經驗老道的師傅,籌備著農耕過後的工程。

青衣竹笠的少年背著背簍走出門,走在田壟上,突兀又和諧。有農人向他打招呼,他必然及時回首,帶著笑意一句不落地回應。

梅成跟著看瞭半天,直到岔路口才回神,告訴自己該去送信瞭。

鋪條石子路不算很難,除瞭完善基建,更是為瞭解決流民問題。去年冬天,騰蛟軍清理瞭鬧事的流民,她又設瞭幾個收容所讓梅成緊盯著,這才沒出什麼大亂子,若能趁這次機會將流民發展為匠人就再好不過瞭。

故而在春耕過後,她便發瞭告示招募工匠勞力,盤算著整一條大路出來。

“大人,我、我來做活計……”

有流民惴惴地問:“敢問大人……在這兒做活計有飯吃嗎?”

對此,安蘊秀耐心回答道:“有飯,還有工錢拿。”

“啊,不用工錢,有飯就行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