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赵寒雁看着台下沉默良久的观衆,他们中间不乏刚参加完春闱的考生,也有一心向学的学子,他们个个眉头紧锁,神情凝重。

在他们的心里,科举本是通往成功的神圣桥梁,科举制度应该是公平的、公正的。

但方才戏中作弊人的丑态和落第考生的不平,以及考场内外的暗流,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沖击着他们的认知。

那些光鲜亮丽的考官真的能刚正不阿,铁面无私吗?那些所谓的金榜题名背后,是否夹杂着权钱交易?

他们原本就因赵寒雁刻意传出去的“谣言”而有所怀疑,再加上这台“科举舞弊戏”的渲染,如同一道阴影,投射在每个人的心头,让他们对本朝的科举选拔制度産生了深深的怀疑。

科举在他们的心中成了一片迷雾重重的沼泽。

一连几日,戏班子都在街头表演这台“科举舞弊戏”,民间关于本次科举舞弊的传言甚嚣尘上,几乎每个人都在讨论此事。

“我姑姑的舅舅的侄女的相公在大理寺狱当差,我特意去打听了,他说前几日牢里确实来了几个人,是直接从贡院抓过去的。”

“这麽说今年的春闱确实出现舞弊?”

“科举事关国体,兹事体大,为什麽大理寺一直没有审理啊?”

“不好说啊,万一真的像那个木偶戏一般,有人贿赂了考官,官官相护也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