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页

干活是非常消耗精力的事情,一天十二个时辰,三个时辰睡觉,剩下八个时辰安宁都在忙大理寺的公务,公务占据安宁绝大部分时间。只剩下一个时辰,安宁留给自己思考,好好想一想日后该怎麽走。

日子就是忙得昏天黑地,从卷宗里擡头,偶尔看一看窗外天空。

陛下发了那样大一场怒,刺激得头疾越发严重,不见朝臣的时间更多了。

开始还有朝臣以为宫中出了什麽事情,坚持请见,见了又惹皇帝生气,自己丢官去职。剩下的朝臣,不敢再去触霉头。

安宁在纸上写下皇帝露面的时间,果然间隔越来越久。

最近一次露面,陛下给了一道为难礼部尚书的旨意,要礼部给长平公主提前加準备册封礼,还要加镇国的封号。

我朝公主,向来是及笄才办册封礼,有汤沐食邑,但遇上皇帝宠女儿,从小给女儿加封号、提前享受待遇也常见。但是从正统礼法的角度论,还是要过了册封礼,才算女儿长大成人。

别的公主册封礼基本和婚事挂鈎,长平公主的册封礼,却是她入朝参政的标志。

朝臣们当然不干了,放着那麽多皇子不用,为什麽偏偏用公主。当然,公主是嫡出是要尊贵一些,可她是女人啊!

这样的论调一出,帝后还没表示,剩下的庶出皇子生病的生病、自请就藩的自请就藩,生怕自己运气不好,成为某个瞎眼朝臣口中的举例的“比如”。

朝臣们以为和皇帝的博弈、和皇后的博弈还能持续很久,即便陛下为东宫计,要把长平公主推出来,为东宫皇孙谋以后,也不能这样生硬。公主才多大,她懂什麽!

担任公主老师的基本都是内阁、六部重臣,朝臣们轮番的到他们家里拜访,让他们以老师的身份评论一番,公主的确不适合入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