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页

“但是,我认为这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若是这样,薄珊瑚在后来掌握绝对话语权之后,不会贬斥了抹黑徐皇后的史官。当时,薄珊瑚与夏朝划江而治,史官在修订太宗实录的时候,就把徐皇后塑造成一个善妒无能的妇人,还杜撰夏太宗根本不喜欢她,最宠爱的人是薄珊瑚,对薄珊瑚充满了溢美之词。”

“书稿传到啓朝,薄珊瑚亲自写信,嘲讽夏惠帝无能,任由臣子污蔑自己的祖母。薄珊瑚亲口说的,‘太宗与皇后鹣鲽情深,徐皇后女中诸葛、智计无双,尔等以一姬妾污我’。吓得夏朝立刻修改史书,老老实实记载了徐皇后的生平。”

“看吧,即便是历史上,真正有见识、有底气的人,雌竞也从不是主流。girl help girl!”

“也有人说薄珊瑚在连年征战中损伤了身体,不能生育。总之不管为什麽,薄珊瑚没有子嗣,也没有简单因为血缘,把皇位传给侄子、侄女,反而通过收徒,用师徒传承代替父子传承,牢牢把自己订在开国之君的位置上。”

“为此她杀了企图篡位的大哥、二哥、四哥一家,兀良哈部的嫡系男子,几乎都死绝了。作为继承人培养的徒弟,也杀了七八个。有人批评她残忍,这我就不得不说,皇帝这种政治生物,杀血亲不是惯常操作吗?怎麽男皇帝杀的,女皇帝就杀不得了?”

“根据后来出土的资料,薄珊瑚对继承人的位置是有清醒认知的。出土原文就不念了,我也听不懂,来看看翻译过来的白话。薄珊瑚认为,在男权社会里,把自己的基业传给自己父系血脉是不保险的,像她这样白手起家的女性家主、或者招纳赘婿的女户主,都面临这三代还宗的问题。”

“三代还宗不是当时那个男人想要怎麽样,而是他的后人在男权社会里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所有人的权力、生命、根基都是父亲给予,他自己姓着母亲的姓氏、继承母亲的家业,他就是与社会格格不入的存在。为了融入大环境,这些后人会去‘寻根’,会把自己变成和其他人一样,这就是大环境训化的力量。”

“所以,即便当时的女性家主的眼光很好,招的赘婿的确人品过硬,但他的子嗣会自发寻找借口,回归父系权利体系之中,比如三代还宗;女性家主如果单论血缘亲疏,把基业传给侄儿、外甥,他们在祭拜祖先的时候,绝不会把‘姑姑’和‘姨妈’列入祭祀对象。”

“这些思考,是超越时代的,透过本质看现象的。因为这些超前的认知,才让薄珊瑚坐稳皇位。作为皇帝,薄珊瑚的功绩也是青史留名的。”

“政治上,薄珊瑚积极奉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不拘一格任用大量人才。注意,不拘一格,不仅仅是在阶级上不分世族、寒门与平民,更是在民族上、性别上。在封建王朝,难得实现了民族平等,啓发了女性掌权的萌芽,她的功绩让女性从干政、变成参政。”

“经济上,薄珊瑚积极发展农业生産,支持小手工业,不打压商业。宝子们注意了,我国自古以来都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齐纨鲁缟、债台高筑之类的成语数不胜数,商人总是以负面形象出现的。但薄珊瑚农商并重,有效利用商人盘活经济,在太康年间,商业活动极其发达,重新打通路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得到充分有效交流。”

“在军事上,薄珊瑚大力发展军事,与夏朝签订古梁之盟,两国迎来了百年的和平发展时期,进一步促进了大啓经济发展。据史书记载,薄珊瑚力气很大,能拖着两匹马的尾巴,把它们绊倒。又精通武艺,多年征战、战功赫赫,才破例被夏太宗封为大将军,由此开啓辉煌一生。”

“总结起来,薄珊瑚的统治,之所以能够在历史长河中脱颖而出,一是因为她有效促进了民族融合,二是因为她以女性身份开创了一个王朝,三是她有效推动了民族融合。好了,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吧,视频里用到的素材,梨子都放在片尾啦,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去追剧哦~看在梨子这麽勤劳的份上,宝子们别忘了一键三连哦~”

屏幕开始播放素材名单,阿简才重新打开弹幕,毫无疑问,又被五颜六色晃花了眼。现在小学生还没放假啊,怎麽这麽多五光十色的字体。

弹幕吵得沸沸扬扬,实在不服up主为什麽把薄珊瑚放在女性政治家的第二位。

“up主不该叫梨子,叫瞎子吧。就算去掉女性二字,单说古代皇帝,薄珊瑚也是能进前五的好不好!这可是开国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