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页

自己多难啊,天命之年重新谋划,把自己的家人送到张家为质,这样辛苦,难道只是为了做一个后宫管事吗?刘婆婆下定决心,要把皇后拉回自己这边。

“晴儿,你且将这羹汤送到皇帝宫中,这是我亲手熬的,请皇帝赏脸。”皇后言笑晏晏。

朱晴疑惑,“娘娘,皇帝饮食均有御医调制,臣去送羹汤,恐不妥。”

“晴儿这说的什麽话,这是娘娘对皇帝的一片心,御医哪里敢多言。御医?难不成御医还能从汤里测出砒霜不成?”刘婆婆也在笑。

朱晴当然也要笑,不能突然跪地请罪,让事情变得正式,要笑得这仿佛本身就是玩笑之言:“婆婆又来逗我?晴儿岂敢有此不敬之意。臣只是高兴,娘娘重用。”

朱晴看出来了刘婆婆对自己敌意,也看出来了皇后对此的糊涂。是的,皇后并不是被刘婆婆说动,要给自己一个难堪,皇后自己都稀里糊涂的。典型的耳根子软,谁在她耳边说话大声,她就听谁的,没有自己半分主见。

朱晴领着人去送了汤羹,心中惴惴,到了皇帝宫中,小内侍先进去回禀,一名身材高挑挺拔的太监出来应答。

“何公公。”朱晴微微福身,这是随堂太监何鼎。

“朱女史怎麽来了?”

“奉皇后娘娘之命,为皇帝送羹汤。娘娘有言,此乃亲手所制,请皇帝享用。”

这般一问一答,已经把前因后果解释清楚了。何鼎微不可查得皱了皱眉,这种活计,不该是朱女史这种谨慎人该接的啊。

何鼎挥挥手,让跟随的小内侍接过朱晴身后宫女捧着的托盘。简单完成了交接,擦身而过的瞬间,何鼎的声音几不可闻:“宫中人谨慎立身。”

朱晴惊讶擡头,两人素无交情,何公公为什麽要提醒她?

何鼎却没有回应,只是带着内侍回去,到了门口,恢複成低头缩脖子的姿态,恭敬得进入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