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

现在因为人类的活动範围转移到海上,所以不少海上油田的开采进度都比以前快了不少,産出的石油虽然还达不到天灾以前的总量水平,但因为用的人少了,全球经济活动锐减,以至于需求也跟着减少了,所以实际上石油的价格反而降了一些。

为了以防万一,徐妍囤了一批原油、汽油、柴油、航空燃油等多种油料,还有一些化工産物的成品和半成品,只要是能买到的,她都尽可能的收集起来留作备用。

虽然徐妍不觉得以如今穹顶技术的成熟度,会出现什麽纰漏,但她也不敢太过乐观,什麽準备都不做,什麽后路都不给自己留。

第71章 第 71 章

随着大部队啓程的时间愈发接近, 徐妍也变得越来越忙。主要还是治愈药剂的问题,因为军部的要求,陆泽帮忙牵线交易了一大批简易包装的大规格成品药剂。

虽然对外说是成品药剂, 也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但徐妍其实很清楚, 所谓的使用期限,不过是随着时间推移, 药剂里的活性因子在不断减少, 以至于药性同步削弱而已。

也正因如此, 顾家和她交易时, 才会选择分批次交易。

问题是军部本就人数衆多, 需要的药剂数量非常庞大, 徐妍一时间也弄不到这麽多玻璃药瓶,所以干脆就直接交给陆泽处理。而陆泽的办法就是原封不动的送过去,反正他们也不会有意见就是了。

徐妍和军部的交易物资内容有一批军粮, 包括各种罐装食物、密封装的预制菜、压缩饼干以及最新出品的压缩水袋。

这种新型的压缩水袋能够最大限度的将1000l的饮用水压缩成一口大小的水球,不仅便于携带,更重要的是密封效果非常好, 而且轻易不会变质。

徐妍其实更想要制作压缩水袋的机器, 可惜军部的人非常精明,根本不肯松口。

为此他们甚至还主动提出愿意用一部分武器装备来交换, 就是为了机器的不外流。

徐妍看他们如此坚持,也就没再强求,反正她自己肯定是不会缺水喝的, 大不了以后多采购一批水球囤着就是了。

军部在这一次的交易中放出了一小批重型武器, 包括各个型号的枪支弹药,以及投掷类武器, 还有军用无人机和激光武器。

徐妍最为看重的就是激光武器,普通的枪支弹药她不缺,而且用的时候也不多,但激光武器则不同,至少上一次乌城之行,那支激光枪就立了大功。

之前虽然有传闻说军部最新研发出了个人版的穹顶佩戴器,实际上就是光能盾牌,按照他们的说法,有这个光能盾牌就不用怕激光枪了。

可问题是,光能盾牌也不可能时时啓动,那样的话耗能会非常大,等閑蓄电池都带不动。除非科学家能开发出更高等级的能量块,但徐妍觉得短时间内是不太可能的。

总之,在没有普及小型穹顶技术以前,激光枪作为单兵武器的统治地位还是很难撼动的。

另外军部还半卖半送了一些军需物资,包括各类药物、防灾用品、户外用品等,也都是普通人在外活动时能用得上的。

至少徐妍在清点物资时,真就觉得对面交易的负责人算得上是十分贴心了。

她打量着最新款的军大衣样式的恒温服,以及银白色的恒温水壶,和之前从军用博物馆里收集来的六七十年代的老式军用水壶作对比,不由得感叹时光飞逝,往事不可追。

徐妍在陆地上最后的日子也不都是买买买、收收收那麽简单又快乐,有治愈药剂这根诱人的胡萝蔔挂在眼前,她也见识了不少牛鬼蛇神随意出没。

好在徐妍是有精神力护体的超能力者,周边範围内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她的耳目,这才能应对自如。

徐妍是不耐烦和一些不很熟悉的人打交道的,所以完成和军部的交易后,明面上与李景晨、杨东月等人的交易也陆陆续续的结束了,只余下暗地里收购博物馆、书店和一些小工厂的任务。

时间很快来到2025年12月初,距离徐妍回到大陆已经过去了整整六个多月。

在这期间徐妍不止一次的离开京市前往其他城市搜集物资,过程中也遇到了不少黑吃黑。没办法,现在社会的治安环境早已大不如前,或者说官方还能勉力维持表面上的平静就已经很不错了,至少民衆还没到吃不起饭快要饿死的地步,甚至连救济粮都能按时足额发放,只是要想吃的多好就不太可能了。

更多的人开始到海上讨生活,以至于海洋里刚刚恢複不久的渔业资源又开始大幅度减少了。不过华国的近海养殖、渔船养殖技术早已成熟,又有穹顶技术的加持,至少在人工养殖海水鱼方面是没有太大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