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对偷渡的陆英英女士有几分怜悯唏嘘,更对这个叫谢临的小年轻充满了同情。

信很杂,好几封都是陆英英的叔叔陆之棋写给陆英英爷爷陆时文的,也有陆英英的舅舅方林写给陆英英的,陆英英爷爷写给陆英英的。

信的时间跨度很大,陆茵茵猜测,特殊年代,这些信件多少有丢失。

根据信里的信息推断,这陆家,真真正正是个大资本家,建国后虽然大部分资産都捐了,在动乱时期也没逃过厄运。

因为家里有些关系,刚开始乱的时候,叔叔陆之棋一家就有了消息出逃海外,舅舅一家也随之逃走,临走前叔叔舅舅都想把陆英英带走。

陆茵茵从小父母双亡,被爷爷奶奶养在身边,感情异常深厚。

陆家爷爷奶奶身体不好,根本不能长途跋涉,连省都出不了,更不要说出国了。

陆英英不放心爷爷奶奶,毅然决定留在国内。可惜没过多久,时局更加混乱,再想走根本没了机会。

当时她大约是不后悔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陆英英是否后悔,在目睹她偷渡的陆茵茵看来,已经不言而喻了。

她偷渡的陆茵茵看来,已经不言而喻了。

第 5 章

这些年,陆英英的爷爷奶奶一一离世,留她一人孤零零的守着空蕩蕩的家,选择去投靠亲戚而不是结婚,也算是情有可原了。

亲事是陆英英的爷爷奶奶凭着早些年的关系定的,亲家姓谢。

谢家爷爷奶奶是老革命,很有些能力,他期望在自己离开后能给孙女一些庇佑,于是得到谢家承诺后走的没有丝毫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