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国公夫人在烈日之下抄经,刚开始还好,最后热意层层叠加汗透衣背,面白无人色还要勉励抄经,昭贵妃宫里的杜若姑姑看似和煦下手却重,哪个夫人昏过去了,不管真假一律温水伺候。
全身发抖的辅国公夫人还记得那个始终笑容可亲的女人面对被泼醒的她说“奴婢也是为了诸位夫人好,这暑热下有一盆水浇下去还痛快些呢”
她后悔了,出宫后看见只有一辆青布马车来接自己,这种悔恨达到了巅峰,回到家冷冷清清还要面对丈夫的埋怨甚至是动手。
“明明是你每天唉声叹气的说小皇子出生后,你的好侄儿不能带着我们一飞沖天的”屈氏完全放弃了形象,带着一身被水淋湿然后皱巴巴的衣裙一边大吼,一边毫不示弱的对打。
不知不觉间,大宋的宗室之家对皇宫和官家增添了一层畏惧,特别是昭贵妃堪称妖女,官家毫无节制的偏袒赋予了这个女子夺目的光彩。
大宋是一个浪漫文艺的朝代,对贵妃的崛起和嚣张报以欣赏的态度,虽说宋朝是理学的发源地,主流思想很开放。当然上升到臣子,他们自然会将君王幻想成圣人,但对百姓来说就不一样了。
帝王与爱妃的故事历来为人们喜爱,更别说这任官家着实是明君,贵妃身份又无可诟病之处。
文人士子口口相传昭贵妃的美貌,写了许许多多的诗歌词句来赞美,勾栏瓦肆开始排演杨贵妃的故事,唱着李白的歌词。
昭贵妃或真或假的种种事迹开始流传,都说她生的清丽绝伦,与官家披芳殿中初见,便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人从此相爱。
“哈哈哈哈哈”传说中的昭贵妃听到赵祯给她讲的传言笑的合不拢嘴,抱在怀里的小皇子粉嫩嫩的嘴唇一瘪就想哭。薛冬羽眼疾手快的塞了个奶嘴才平息。
天子靠在窗边的榻上拿一卷书,手边是一杯清茶,窗外残荷依旧,本是十分惬意的场景,奈何肩膀半靠着美人,场面一下子就变了味了。
“笙笙笑的倒是开心,这几日许多人递帖子想来拜见你,你不是一直说很闷吗,怎麽不挑一两个见见”,赵祯一只手揽着美人的腰身閑閑的道。
薛冬羽满不在乎的说道“有什麽好见的,不是这个公主就是那个宰相夫人说起话来机关重重,我可没这个心思去理会他们”,听此言,赵祯不以为意“你开心就好,反正只有她们讨好你的份”
任是公主王孙,高官夫人对他来说都不过是臣民,在天子和贵妃的面前只能讨好不能得罪。
薛冬羽倚着官家,看小皇子咕噜噜的吐口水泡泡,不禁浮现出了笑容“宝宝的名字你想了这麽久都没有想出来吗,不如我们先起一个小名”大名她有自知之明,文化水平不够啊。
对孩子的关心,赵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能父亲对孩子的喜爱并不会只在血缘,更多的是对孩子母亲爱的延伸,对比他曾经生下来的皇子皇女,这个孩子令他想到心中就一片柔软充满了怜爱。
面对笙笙的话,他自然点了头,薛冬羽沉思了一会突然擡起头道“就叫长生吧,有你这个爹爹在他少不了富贵,我只愿他一世平安长生”
虽说是起小名,到底是皇家不可能像村子里的一样起一些璧如狗蛋、二柱的贱名来给孩子,那样皇子长大后就是社会性死亡了。
“长生,长生很好”天子喃喃念了几遍名字心里极愿意,他送走过太多子嗣,对于长生最大的愿望也是能够平安长大。
薛冬羽对着睡着的小宝宝唤长生,準备吩咐所有人在皇子长大前都叫他长生,希望这些呼唤能够保佑他。
生下孩儿才知道,作为一个母亲对这小肉团子的担心有多细微,古代孩子的夭折率十分高,往往一家生下十几个孩子成活的不到两个,所以他们讲究多子多福,实际上是一种极为无奈的选择,生的少了万一夭折父母该怎麽办呢。
幸好宋代作为世界上同时代文明的佼佼者,拥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分餐制度,分餐制避免了很多疾病的传染,而爱好洗浴讲究卫生的习惯也保证了健康。
薛冬羽还是不放心,让奶娘每日换衣只吃一个竈眼出来的食物,长生衣服玩具都要检查几遍才用,还从系统里买了一些据说是开发潜力的幼儿用剂给长生用。
突然她怅然道“宫中的那个宗室子,以后长生见到该怎麽称呼呢”,赵忠实虽说没有皇子的名分世人却都知道他是什麽身份,长幼有序,他比长生大了十几岁自然也是一个威胁。
天子垂下眼来,轻轻触碰长生的小脸道“朕是长生的爹爹,自然要好好护着他,你不必担心”,他清淡的笑了一下“朝中总有些不听话、对君王有怨的大臣,宗室也因我无子蠢蠢欲动,对他们来说赵忠实不就是他们唯一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