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工部尚书无意间瞥见这份奏章后,眼神都在发光。他真没想过晋王竟然能有这样的奇思妙想!

此事若是真能促成,不比他们每日在这儿建造房子强?南方可没有旱灾,他们带着人从杭州开始施工,还能就近用上南方的税粮。用工钱跟粮食吊着,引导剩下的流民去修建运河,他们便不会涌入京城了,朝廷也不会有危险,真是一举多得。

陈善方很想仔细看看这道奏章,可惜他跟晋王从前没有任何交集,如今也不好问得太过。

但裴元玺却看到了这道奏章,在他父皇的桌案上。前些日子父皇发了那样大的火,如今因为这道奏章,忽然怒火全消。他固然还是不喜欢老二,但却对这道奏章放在了心上。

裴元玺知道,父皇一定会采纳。一旦运河开凿出来,势必功在千秋。裴元珩的威胁越来越大,裴元玺忽然觉得,若是自己不做些什麽,一定会被比下去。

他是储君,是太子,若是被晋王比下去,像什麽话,来日又该拿什麽服衆?裴元玺甚至有些后悔,他当日就该跟着老二一起去赈灾的。

如今再去赈灾也来不及了,裴元玺唯一能做的便是让父皇设坛祈雨。

早就说好的事,皇上并未推辞,工部礼部日夜兼程,不过两日便在城外设坛,祗告天神、地祇、太岁。

裴元玺自告奋勇,说要代替父皇去祈雨。皇上本来想自己去的,还能彰显一下皇恩浩蕩,但是太子执意要去,皇上也只能将机会交给他了。

父子俩对于能否顺利祈雨心里都没有底,但是事总归要办。

裴元玺为此做了大量的準备,让心腹準备了数篇文章,等到他祈雨时便在文人间传阅。裴元珩既然想要收服流民,他就得巩固在文人心中的地位。

一切準备妥当,朝野上下都知道太子即将代替圣上祈雨,郑厌自然也听说了,他不仅听说了,太子还準备将他待在身边,毕竟郑厌也算是有功之臣。

郑厌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心里暗道了一句对不住。

不过随即又觉得,他没什麽好对不住的,他从来就没错过,只是选择不同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