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你,就是没有。你可别给我打哈哈说什麽等着育才营下一批人出来,那少说得等到明年开春,人也少点,到时候咱几个军一分,也就是润润唇。
“我觉得还是从下面这批人里面抓来得快,再说了,现在军中也有了不少蜀人,口音都重极了,正是缺本地人的时候,也符合兄长蜀人治蜀的大方向。
“你今日必须得给我放个準话出来,说说,这回兄长打算给我们分多少?你们思政部,又準备用多长时间把人给教出来?你今日要是不说,我準到你们思政部把郭尤那几个授课的给请到我军中去待上十天半月的。”
韩征看着肆无忌惮耍无赖,对他还连蒙带吓的兄长,整个人都无语住了。
这还是他记忆中那个三哥吗?这耍无赖的样子和街头市井的泼皮压根没差啊。
傅盈才不在乎自己的形象呢,只有他们这些个带兵的主将才知道,有一群靠得住的政委是多麽幸福的事。
如果把自己脸皮放到泥里踩能多换回几个靠得住的政委,那他从此不要脸皮了也行。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式色色,从前在汉中没有政委的时候,他每天两眼一睁,想的就是如何把人给拢到手中,让全队的劲往一处使。
那时候队伍中还基本都是轻侠出身,可以用恩义交结笼络,可后来人员成分就越来越複杂。哪怕是剿寇匪后吸收的新鲜血液,也有主动起事,想博取一份功名富贵,和活不下去,被迫加入这一行当的。
这两种人的心态就截然不同。
更甭说到了如今与蜀地这些官吏打交道,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是常事。而且其中有背景的小吏和没背景的小吏表现也不一样,前者懂得如何揣摩心意,听不得批评,后者老实肯干活,但时间一长,又不服教,总认为自己的那一套才是正确的。
也就是如今有了政委,傅盈才能更精準且更省力地掌握麾下人员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