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单靠嘴炮就能赢的话,那华夏上下五千年历史中武德最充沛,对外战争胜利最多的应该是宋朝才对。不骂死对面几个皇帝宰相的,都对不起那块元祐党人碑。
秦游按照这个思路,把义国绶拥有的条件一项项的对了过去,结果就是不仅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完全空白,甚至到现在,将近两个月过去了,仍旧还是一片空白。
郡府这帮活爹,非但没有趁着现在大量蜀地流民涌入的时机,选择其中优秀的青壮编为军伍。这样一来挽救了流民性命,也增强了军事实力,二来还能减少流民对社会秩序造成的沖击。
反而在秦游剿灭玉华山聚啸的山匪后,行文下辖这几个还在大汉朝廷控制下的县城,
在表扬秦游战功,要求各县学习的同时,还着重强调了流民的危害,让各县严控流民的涌入。
就差没直接说不要让流民涌到郡治南郑附近,让流民有机会形成像成固玉华山那样的寇匪团伙,有机会危害到南郑这个郡治了。
秦游在见到这份公文的时候差点被气得笑出声来,算是切实理会了一把什麽叫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帮活爹,到底是在夸他还是骂他呢?
都是饱读诗书的人,半分不知道堵不如疏的道理吗?
秦游相信这帮活爹是懂的,至少那位文功曹就提出过大开府库,赈济流民,集中开垦屯田的建议,就是被义国绶毫不留情地否定了而已。
腐朽的封建官僚行政集团已经失去了自我革新的能力,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私人的利益,勉强粉饰太平,学着鸵鸟把脑袋埋在沙子里,假装危机并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