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用五分之一, 不,三分之一的田来试验也好啊, 这是丝毫没有考虑过失败后减産的后果啊。
不过他也必须得承认, 秦游有那个底气和能力。
但有信心不靠种田可以吃上饭是一回事,完全不把种田放在心上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也就是秦游这几天跟着冯太公在里中转了好几个圈, 把捐钱凿井的消息传到了每一个人耳朵里, 不然那站在一旁的力田少不得要告秦游一状,让他失去土地的使用权。
力田与三老一样, 同样是大汉延伸到乡亭基层的触角。不过在职责上有所不同,三老掌教化 , 敦厚风俗。力田责如其名,负责提醒农时, 监督百姓专心农事, 并在朝廷有先进技术传下时推广。
秦游花了大价钱买粪却不立刻用,而是堆在坑中,说什麽效果会更好。但凡力田心思歪一歪,报上去一个懒惰懈怠的名头,麻烦就能长脚溜达到秦游身边来。
对于力田气鼓鼓的注视, 秦游全做未见。他此时在建的,就是久知其名, 如今却只能按照系统提供书籍依葫芦画瓢的堆肥池。
华夏先民很早便在实践中总结出各种粪尿有助于农作物的成长, 也运用到了农业生産中。
譬如《孟子》中便有记载:“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 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
《道德经》中也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不过对于堆肥技术,却又经历了漫长的探索,最早的文字记载都要追溯到宋元时期的《陈敷之书》。也许实际运用会更早些,但对于一个西汉时便有农书的国家来说,应该不会早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