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着文家衆人对临京县的好奇,一行人又在临京县玩了好几天才回到京城的文昌侯府。
文修竹和文修庆兄弟俩是第一次来京城,走到哪都束手束脚,就算身上穿上了顶好的料子做的衣裳,但是两人骨子里农人的那股憨厚气息还是很明显的。
兄弟俩担心给文修易丢人,都待在文昌侯府里不曾出门。
文修易对这两个弟弟本就亏欠,不管是他欠的,还是前身欠的,这兄弟俩为了他这个当大哥的都吃了不少苦,当了一辈子的农民,如今自己飞黄腾达,没有道理再去嫌弃家里人。
更何况,农民怎麽了?他自己也是个农民出身,有什麽丢人的。
不顾兄弟俩的反对,文修易愣是领着兄弟俩在京城,和福王还有剩下的几个侯爵一起到处吃吃喝喝。
可是短时间下来,收效甚微。
文修易为此头疼不已。
倒是罗氏看出来他急切的想帮扶两个弟弟一把,来劝他。
“他们俩干了一辈子农活,这辈子就没离开过云雾镇,有些东西已经刻在了骨子里,他们自卑,生怕给你丢人,这才一直这样,你也别太着急了,娘知道你是想帮他们一把,毕竟是你的兄弟,不想让他们被人看不起,可事实就是事实,你如何跟他们其实关系不大,他们本是什麽样,就是什麽样。
你对几个侄子尽心尽力,已经是对他们最好的补偿了。
起初我们来的时候,他们俩是不想来的,生怕来了怕自己给你丢人,还是我和你爹劝着,瑶瑶的及笄礼可不能不来,这才半推半就的把人带来了。”
文修易看着语重心长的老太太,这些道理他自然是懂,他就是太想让两个弟弟自己支棱起来了。
“我就是想让他们自己学着支棱起来,我是侯爷,瑶瑶是郡主,将来李逸……”八字还没一撇的事儿,文修易也没继续说下去,而是接着道:“他们有那底气挺直了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