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的眉头舒展开来, 人都说对方绝顶聪慧,果然百闻不如一试,不觉又举起酒盏。
“上卿所言极是,国家大事乃君王做主, 如今已决定放逐灵魄, 自然不会再改,若燕国举兵——”
“太子实在担心燕国, 只要狠下心,将灵魄兄的命交出去不就行了。”
对方一听, 脸色大变,“君泽如何这样讲,大丈夫立与天地之间,必要言而有信,你不正是一丝不茍的执法人吗!”
“既是如此,太子主意已定,又何必问我,燕国举兵,吾等自会应战。”他笑了笑,恢複之前的云淡风轻,“我齐有边境百万铠甲,又有鲍大司马坐镇,兵强马壮,太子不必忧虑。”
他自然不发愁打仗,但衆人皆知丰臣为顺利推行改革,一直苦心经营与周边各国关系,尤其燕乃齐之后方,若打起仗,自然麻烦,所以才来试探,却见对方并不介意,心中大石头落地。
“只要有上卿这句话,我齐便可高枕无忧啊。”
“在下身为臣子,自当尽心,不过分内之事。”
清颔首而笑,烛火映在眉间,倒显出一丝无奈来,欲开口又合上,不好再说。
丰臣心知肚明。
“我与殿下推心置腹,不妨直言,桃姜女郎确实是我身边人,不过并未正式成亲,如今由老夫人收为奴婢,待在家中,我知道她在羽国时,曾受过灵魄兄关照,如今想再见一面,合情合理,我并无阻拦之意,但也不好随便答应,要以桃姜的想法为主。”
没想到竟有转机,听得这一番话,清连忙迎合,“那就请君泽兄转达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