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薛宁摇头道:“不行,他的性格太过诡异,一旦动了杀心,我们就危险了。”

唐慧君皱着眉头,想了想,才道:“微臣愿意与陛下一同前往,保证陛下的安危。”

李世民想了想,说道:“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今天就当这次的使节,由唐帅护送,我就放心了。”

但就在此时,白苑忽然想起一件很关键的事情,当下起身拦下皇帝,问道:“陛下,如果淩风现在就在理云城,我们的行动会不会受到阻碍?”

李世民这才想起来,吩咐道:“我们的人都没有发现淩风的下落,谁也不知道他现在在哪里,我们要见机行事,明天再走。”

战争最怕的就是意外,在前往理云城的途中,所有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凝重和担忧,夏日的太阳实在是太毒辣了,让人心烦意乱。

李世民第一时间将薛宁和丁楚楚送到了离云城,而他则是和唐慧君一起,一路风尘仆仆的赶到了离云城。白苑心中莫名的有些不安,默默的跟在了白锋的身后。

黎云城中,李君之正在借着烛光,认真的看着那本《谏太宗十思疏》,事实上,他已经看了一百多遍,对这本书,早已经烂熟于心。这时,他的部下传来消息,皇帝李世民、唐慧君前来拜访,说是要商谈和谈的事情。

李君之以前只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如今身居高位,却渐渐学会了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与他的性格越来越相似,但却做不到像他那样随心所欲。李君之微微皱眉,随即命人恭敬将其迎了进去。

李君之见李世民与唐慧君入内,也不退座,泰然地坐下,微微点头,打了个招呼,眼中满是读书人的傲气,想要震慑住来人。来人都是一副沉着冷静的样子,两人都在等着对方说话,气氛有些剑拔弩张。

李君之率先开口,他的唇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陛下,你果然是一国之君,明明是来谈判的,竟然还让我先开口,当真是帝王之风,令人肃然起敬。”李君之的每一句话,都透着一股嘲讽之意。

李世民微笑着说道:“李将军,你太客气了。你我同姓李,说起来也是一家人,如今已经是李唐的天下,何必为一个外人拼命,连自己的家乡都不要了。”

李君之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想到了长安的血腥,眼中闪过一丝血色,也不在意李世民,拿起一本书,摆了摆手,示意两人离开。

李世民站在原地,胸有成竹地对李君之说道:“李大人念的《谏太宗十思疏》,是魏丞相为朕立下的规矩,朕一向以此为準则,李大人也时常翻阅,想必你我都有相同的志向,不如李先生臣服于大唐,我一定会好好利用你,让你大展拳脚。”

李君之目光依旧盯着手中的书籍,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李世民,如果你真的有能力掌控理云城,你又何必如此卑躬屈膝?别给脸不要脸。”说完,他就在旁边的座椅上按了一下,顿时一只铁笼子就落了下来,直接把李世民和唐慧君给困在了里面。

两人不由得有些恼火,作为一个不会武功的文臣,自己的屋子里,居然连一件防身的暗器都没有?李君之擡头淡淡扫了他们一眼,然后将目光移到那本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的书籍上,说道:“明天清晨,带着唐军离开。”

白苑与白锋静静地站在城外,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三个小时、四个小时,他们的脸色变得更加苍白,眉头也皱得更深了,一种不祥的感觉涌上心头。

从繁星点点到太阳升起,这段时间的等待,让白苑和白锋都有些坐不住了。就在他思考如何进入城内救人的时候,却发现城门已经打开,所有人都做好了战斗準备。白苑一颗心顿时沉了下去,他知道自己的劝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白琳的想法和白苑的想法差不多,所以他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沖进了里云城。

城门上的卫兵并不多,但是人多势衆,白苑与白锋两个人的武功都很高,两个人打得难解难分,其中一些人认出了白苑和白锋,连忙向李君之彙报,李君之皱眉道:“来得好,让他们进来吧,来一个两个,我一个一个。”

唐慧君再也无法保持镇定,双手紧紧抓着笼子的扶手。过了一会,他看到白苑与白锋拿着兵器沖了过来,明知道这是龙潭虎穴,他还是沖了进去,却发现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之中,淩风也不在,他放下心来,觉得投降的机会更大一些。

白苑与白锋刚一进门,便被守在门口的卫兵们用刀子逼了出来。李君之看着走过来的两个人,眼神中闪过一丝诧异,因为太过紧张,谁也没有注意到。李君之故作镇定,心中却是七上八下,眼前的男人,一双丹凤眼,一双剑眉,一双柳叶眉,琼鼻挺拔,两人站在一起,都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