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金属球的内部,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一个大型的人造生态系统,模拟地球上的山川、河流、平原、海洋,半空中还有一个人造小太阳,每天东升西落,模拟昼夜更替,并且还是地表大气运动、水循环、以及外力作用的主要推动者,地表建了许多聚落,是人们主要的聚居地,地表以下有着12台巨大的机器,平时主要负责维持月球的日常运行,但其实必要的时候,它还可以带着月球一起星际航行。

月球刚建好的时候其实是固定在地球上的,几座高耸的山峰直插云霄,人们给它们取了个名字叫不周山。不周山将月表和地表紧紧固定在一起,从地球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月表的岩层,从宇宙中看地球和月球就像两个连体婴儿一样共同绕着太阳公转,并以每秒钟230公里的速度随着太阳绕着银河系狂奔。

在新的地球居民忙着在建月球的时候,火星的居民也没閑着。

他们重建了自己的家园,继续从蓝星开采晶石,忙着制造武器,等待毕宿星人的下一次出现。期间,尤达去看过几次索菲亚,小丫头已经长高了不少,被照顾的很好,慢慢的走出了伤痛,人也变得开朗了起来。

在之后的一千多年里,日子都过得很平静,毕宿星人就好像完全消失了一样,人们几乎把太阳系翻了个遍,都没有找到他们的蹤迹。

或许他们已经没了呢?有的人不免生出了这样的疑问,但是,仍然存在的结界时刻的提醒提醒着大家,毕宿星人还没有消失,他们不知道在哪个未知的角落,暗中观察着太阳系居民的一举一动等到何时的时机,就会扑过来咬人一口。

被人在暗中盯着的感觉不会太好,但发展到这一步,事情似乎已经陷入了僵局。

结界的研究一直没有进展,从正面直接攻破结界的希望渺茫。毕宿星人又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千吧年了,迟迟不见蹤迹,想找人打一架都找不到人。

事已至此,只能一边加紧探寻毕宿星人的蹤迹,一边……先就这麽凑合着过呗,不然还能咋滴?

为了转移注意力,新地球居民们在开采资源之余,开始好好的欣赏地球的风景啦,不少人每天驾驶着飞行器在地球閑逛。

去海边看看日落,火红的晚霞晕染了大半天空,映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美得让人沉醉;去和海里面的小可爱们见面,海里面很多动物都非常的聪明,性格也很温顺;去森林里探险,高大的树木遮挡住了照进森林里的光线,有点暗,还要提防着不知道从哪里窜出来的野兽;还有的人沉迷于采集野果,甚至就哪种植物的果实好吃编撰了一本书;还有些人,花了数十年时间编撰了一本书,详细的介绍了地球的山川地貌,以及每一处发现的动植物,取名为《山海经》。

说来也巧,从三角座星系来的人里面有一批植物学家,乘坐客船的时候携带了大量的植物种子,现在刚好派上用场,左右閑来无事,他们致力于在地球上培育出三角座星系的植物,并且将地球上的植物与三角座星系植物的基因融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植物。

人类诞生史

又千吧年过去了,该看的风景已经看腻了,海里的生物也熟悉的差不多了,森林大冒险的游戏已经没有可以开发的新地图了,种出来的粮食已经足够人们吃好多年了,培育出来的植物已经长成成片成片的森林了,日子年複一年的重複着,人们终于厌倦了,想搞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经过激烈的讨论,人们最终决定创造出一种地球上没有的生物,这种生物拥有较高的智商,敏捷的思维,独立的思想,并且还能拥有某些和他们一样的外貌特征,最重要的是会使用语言相互交流。从技术方面来讲,已经有外星植物和地球植物的基因序列完美融合的珠玉在前,人们有信心相信动物基因序列的融合也是可以滴。

于是,在地球上,一场轰轰烈烈的基因改造工程开始了。

都说万事开头难,一点也不错,我们的基因工程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世界性难题。

原因无他,参与基因工程的生物迟迟确定不下来,有的带回来了蛇,嘶嘶的沖人吐着信子;有的喜欢鸟类,呼扇着大翅膀;有的喜欢灵长类,带回来的猩猩上蹿下跳;还有的喜欢鱼,带回来一个超大的水缸,这些生物聚到一起吵得人头大。

到底用哪种,迟迟确定不下来,每个人都据理力争,觉得自己选的最好,场面一度十分混乱,最后生物学家们一拍桌子,全部都用,这才平息了这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