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幸华想劝劝,这麽多人他又不好意思开口。
姜小玉笑着催道:“顾会计,你快去吧,正好回来吃晚饭。”
顾幸华嘀嘀咕咕回村部骑自行车,村长看出来了,问道:“赊账的钱,小玉能还上,有嘟囔啥呢?”
顾幸华忙道:“将来这些水泥砖头带不走,我怕小玉越亏越多,还不如划块宅基地重新盖,谁都抢不走。”
村长作势要抽他,顾幸华不敢再啰嗦,蹬上自行车跑了。
其实担忧姜小玉修房钱打水漂的,还有很多人,大家都不好意思说,大姨还是担忧的,帮着做饭,按照姜小玉的要求抽虾线、剪龙虾头,悄悄儿和她说:“你这次修房子要花五百多,万一连城回来不认亲事,能全部赔给你吗,修院子的两百多,真没必要花。”
修院子确实可花可不花,但姜小玉兜里有钱呀,不在乎这二百块,她说:“我想过了,他要不认亲,就把这房子赔给我,让村长另外给他划块宅基地,比我新起房子合算,大姨,我可不会做亏本买卖,我精明着呢。”
田冬妮瞪大眼睛,“小玉姐,你好聪明。”
“嘿嘿,那当然了,不然我能花五百多修顾连城家的房子,修了我就不会搬出去,顾连城不愿意,他走好了,我在青山村这麽受欢迎,村长肯定同意这个方案。”
大姨一想,“也是个办法,大姨说这话呢,是防个万一,顾连城当兵有津贴,每次探亲回家都有媒婆上门,还有直接给人领到家里来的,顾连城一个都不愿意,听说他部队领导的爱人也给介绍过条件很好的,他都没同意。”
姜小玉没见过顾连城,拿不準,说:“我也没说一定要赖上顾连城,但这房子我是赖上了。”
大姨说:“你没心没肺的,就怕你吃亏,今天叫我们剪这二十斤龙虾,这东西能好吃吗?”
“好吃的,就是费料,这些料都比龙虾值钱,我送的那些龙虾,收购商是卖往省城一家饭店的,做给我尝过一次,我想叫村里人也尝尝。”
大姨家门口临时支起土竈,二十斤虾太多了,分两口锅烧,村里的油不太富裕,就不炸了,香料干瘪后,直接把处理干净的龙虾下锅翻炒。
冬妮做菜一样好,在另外一口锅旁边学着姜小玉的步骤,等往锅里倒第三瓶啤酒的时候,她心痛道:t“三瓶啤酒,我爹平时连一瓶都舍不得喝,你拿来烧虾。”
姜小玉说:“城里人就是这麽做的呀,咱们每天往外面送那麽多虾,自家总要尝尝吧。”
今天烧这个龙虾,有另外一层意思,姜小玉借着烧虾的机会,让村里人都认为,她这虾的销路不在市里,是在省城,省城更远更大,不会有人去省城找一家烧龙虾的饭店,这样就不会引起怀疑了。
014
油焖龙虾做好了,里面放了不少黄瓜段和粉条,姜小玉把左边这口大锅里装了五大汤盆出来,放到小矮桌子上,给全村的小孩子们分,告诉他们每人只能拿两只尝尝鲜,馒头蘸汤汁管饱,右边那口锅里装了四汤盆,端去大桌子上,给帮工的壮劳力下酒,剩下一盆几个帮工的婶子们尝尝。
“难怪城里人爱吃龙虾,这麽个烧法,那是好吃啊。”
“烧龙虾的香料和啤酒,都够买肉了,平时家里哪舍得这麽吃,还是有钱好,城里人工资也不宽裕,舍得下馆子这麽吃?”
“你看你,啥时候都有富贵的,下得起馆子、吃得起龙虾有啥奇怪的,没听小玉说吗,龙虾在市里转了道手,卖去省城的。”
姜小玉看孩子们排队围着的小方桌,大点的孩子们吃了两个,就拿着馒头在一边啃,白面馒头对他们来说,已经是难得的美味,小一点的孩子们打闹争抢,被大孩子们呵斥住,委委屈屈小声哭泣,两个大桌子上的男人们听见了,骂了几句,把桌上龙虾均出一盆,又给了孩子们吃。
姜小玉就想起她爸爸,吃东西是不顾孩子们的,姜小玉从小跟她爸抢到大,她爸骂是骂,但抢到她嘴里,并不动手打,到了青山村,这里风气比别的地方好不少,青山村出去的顾连城,应该也差不了吧。
大姨看着姜小玉请全村的孩子们吃白面馒头,问道:“别人家的孩子和你没关系,你干啥呀?”
姜小玉说:“任性呗,顾连城堂嫂突然叫我悔婚,我怀疑顾连城要回来了,大姨,我不想离开青山村,拉点好人缘,将来好在青山村落户。”
“顾连城真要回来了吗?”大姨嘀咕,“那他怎麽不拍个电报回来?”
姜小玉给帮工的乡亲们搬啤酒没听到,田冬妮听到了,说:“连个电报都不拍,肯定不同意婚事,小玉姐这房子修的,太不划算了,如果顾连城不同意把房子给小玉姐,就叫他把钱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