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小玉说:“龙虾能放,这几天只怕都有雨,我一次多送一点,明天要还是下雨,就不去了。”
这次的虾有一百二十多斤,自行车勉强能放下三个竹篓,村里安排板车,顾幸华和大姨夫两人给送到县城的,大姨夫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说:“虽然说赶不及就在市里住,但是能回来还是回来,到时候打个电话,我来县城接你,晚一点也不怕。”
“好,我自己看着时间,大姨夫你们先回去吧。”
顾幸华看着姜小玉蹬着沉重的自行车,感叹道:“连城大嫂子没安多少好心,介绍之前,肯定没想到小玉这麽能干。”
大姨夫也觉得姜小玉改变不少,以前可傲慢了,后妈在她面前都翻不起来,也不爱和亲戚走动,一门心思要嫁城里的小领导,现在是真不一样了。
姜小玉出了县城,马上穿去现代,然后把三个竹篓装进空间,不然这样骑到市里要累死,东西放到空间,悠悠依旧要坐前面,前面视野好,她好奇的打量一切新鲜事物。
现代也在下雨,姜小玉穿着雨披,用了一倍的时间才来到市里,早就过了中午的饭点了。
姚奶奶心里记挂死了,帮着卸货,说:“这麽大的雨,你就歇一天也没事。”
姜小玉哪敢让奶奶搬,一个竹篓五十斤重呢,她抹着水珠子说:“出了村路就好走了,我想着都出村了,还是送来吧,没想到雨大收获反而多,多带了些过来,明天要还这麽大雨,我就停一天再来。”
龙虾放一两天不碍事,那些养殖基地的虾,路途上也要一两天,宋南方称重后按照一百二十斤结算,说道:“多出来的一斤多,算损耗吧。”
龙虾放放会减重,每次村里收虾都要预留损耗,姜小玉爽快的答应,一百二十斤虾,足足九百六十块钱呢,加上姚奶奶要的五斤野菜,又收了二十五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