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来娣眼睛一转,跟婆婆讨好道:“妈,您帮我跟村部借给自行车,明天我也去市里,我有个表亲在市里呢,一来走走亲戚不能生疏了,二来我去看看姜小玉怎麽卖野菜的,您想她收野菜都五角一斤,怎麽着都要挣一半吧,那一天就是二十块钱,知道她怎麽卖的,咱们家也能挣这钱,何况我市里还有亲戚呢。”
顾宝山急了,村长几次强调,不许打听姜小玉卖野菜的门路,这麽做被知道了村里人怎麽看,他忙劝阻,“妈,这事不能干。”
邹婆子想了想,说:“别特意去打听,被人知道了在村里咋做人,不过你是该去市里走走亲戚了,家里没什麽好东西,你带二十个鸡蛋去吧。”
顾家大嫂子敢怒不敢言,回屋跟顾远山恨恨道:“到底是谁眼皮子浅,放着村里的钱不挣,去城里找八竿子打不着的远亲,二十个鸡蛋能卖一块四,就这麽给出去了,你怎麽不说话?”
顾远山没办法,“我妈养大我们两兄弟不容易,她穷怕了,再说那是邹家的亲戚,我咋说呀,明天不是你送吗,要不你找机会给连城媳妇说一声,都是本家兄弟,别闹出膈应来。”
……
姜小玉等大姨分配好收购任务,把卖鸡的钱给大姨,十五块,再多就要引起怀疑了,“城里人就要这种农村土养的,不要那种鸡场出来的,所以给了十五块,也不是天天要,下次再有要的,我先跟大姨说。”
大姨叮嘱说:“老母鸡是偶尔卖的,这个价格你可谁都别说,我也交代好你表姐,对家里人也只说卖了七八块钱。”
姜弗点点头,又找大姨要点韭菜,“城里人爱吃韭菜,明早大姨再给我二斤,我给钱,一斤按照一毛钱收。”
韭菜到城里最多卖一毛,这只鸡多卖了一多半的钱,两斤韭菜怎麽好意思收人家城里人的钱,只怕是姜小玉自己补贴了,大姨说:“你表姐家韭菜长得更好,明早送钱的时候,我给你带新鲜的回来,那只老母鸡多卖了不少钱,韭菜不用给钱了。”
“行,那谢谢大姨。”
安排好带货收购的事,姜小玉赶紧回了家,家里米饭已经煮好了,还有炒青菜、鸡蛋炒韭菜,姜小玉把烤鸡拿出来,因为一直放在空间里,拿出来还热乎着呢。
突然凭空出现了烤鸡,二三四都惊呆了,悠悠晃着小脚丫子,迫不及待等着分鸡腿。
姜小玉姚和弟弟妹妹们坦白了,说:“姐姐被雷劈中的时候,就知道你们几个被穿了,也知道你们穿来之前,都不是坏人,既然穿成了一家人,还被姐姐知道,说明是老天安排好的,那我们就好好的做一家人,但你们不能再让别人怀疑,会被抓了关起来做实验,生不如死,知道吗?”
“姐夫也不能说吗?”姜小楼问。
顾连城啊,等他回来还早,按照姜小玉觉醒掌握的,还要一年时间,到时候这四个弟弟妹妹,早适应八零年的生活了。
“没事,他回来还要点时间。”
“不是,我的意思大姐你穿越去现代,也能瞒着姐夫吗,还有,能带我们去看看吗?”
“等你姐夫回来再说,现代的话,悠悠只能带我一个人去,这烤鸡现代带回来的,快吃吧。”
几个人都是穿来的,啥信息都能接受,有烤鸡吃的喜悦,淡化了他们对现代的好奇心。
姜小玉把烤鸡分了,她和悠悠吃鸡腿,二三四想吃哪块自己分,吃了晚饭,又把球鞋拿出来,说:“你们想穿就穿,要问哪来的钱买的,叫他们来问我,你们说的越少,越不容易露馅。”
“知道了大姐。”
他们几个人有布鞋穿,舍不得穿新鞋子,只有姜小玉和悠悠,第二天早上换了新鞋子出发,村部广场上,野菜收得差不多了,邹来娣大嫂排在队伍最后等着收菜登记。
姜小玉借了村部的自行车,绑背篓的时候,邹来娣大嫂子上前帮忙,还说:“我娘家爹会编这个,以后篓子要是不够用了,我回娘家给你拿一个。”
姜小玉甜甜的笑,“谢谢嫂子,你比邹嫂子通情达理多了。”
程金银笑笑示好,随后压低声音说:“邹来娣今天要去市里走亲戚,昨晚我婆婆找村长借了车,你到市里之后,注意别和她一道儿。“
姜小玉懂了,哪怕邹来娣那样的,家里也有明事理的,这都是青山村的风气好。
她道谢说:“家里一个背篓确实不够用,我本来打算今天买两个回来,程大嫂子娘家有,那帮我挑两个好的,我按照城里一块五的价格,买两个。”
两个就是三块钱,这竹篾子不要钱,不过费点功夫,娘家要是卖两个得三块钱,还不得高兴疯了,程金银笑容满面,“好好,我中午就回娘家去,叫我爹编两个扎实的。”